吴南石:莫非“和氏玉”的悲剧真会重演?

——再谈中国科技知识产权现状

吴南石

标签:

【大纪元5月20日讯】一个多月前,就中国科技领域知识产权的现状,我曾发过一番感慨。本不想再说什么的,近来看到几则消息,特别是读到强国论坛上林茂森先生发表的公开信后,感触颇多,忍不住,还得说。

先说说那几条消息。

上海新闻晨报报导,联合国公布的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约二十个城市中,十六个在中国。报导还说,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上,中国单位GDP的资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专家分析,中国要实现二○二○年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品质,资源生产率必须提高四到五倍,如果进一步想明显改善环境品质,资源和生产效率必须提高八到十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国的传统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必须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回圈经济发展道路。

经济参考报报导,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专家,对黄河水污染危害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黄河水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15亿至156亿元人民币。其中,因水污染导致工业用水成本增高、产品质量下降带来的损失约23亿至32亿元。因水污染造成农作物品质下降,一些农田水利设施报废,给农业造成的损失每年最高已达33亿元。因水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损失达22亿至27亿元。因水污染带来的水资源价值损失、城镇供水损失、水利工程损失,处理污水的市政额外投资,每年总损失近60亿元。

新华社报导:2003年年底,历史第一次,黄河源头的鄂陵湖出水口断流了!另据解放日报报导,黄河源头破天荒的“历史上第一次断流”,愣把投产不到两年的电站给废了。

二○○一年国家投资亿元,在鄂陵湖下游八公里处建起年装机容量二千五百千瓦的“黄河源水电站”,结束了玛多县的无电史。现电站大坝里的水比正常发电最低水位还低近五米、因缺水断流,愣把电站给废了。今年一月起玛多县又退回到夜夜烛光。(县水务局的)扎西局长苦笑说,因为没电,县里大小官员们的手机,只好用饭店里的柴油发电机充电。

美国之音报导,世界市场上的石油价格目前已经超过每桶41美元,达到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致油价爆涨以来的最高点。美国的汽油价格更是不断攀昇,平均价格已经超过两美元一加仑。面对这种情况,美国各界提议发展替代能源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专家建议以氢能源来取代石油,希望建构一个氢能经济的未来。

这些消息,都是有关能源环保问题的。的确,能源、环保、淡水资源的危机困扰着当今人类世界,已是毋庸置疑的了。这三大危机加上粮食危机,构成了人类生存危机。无庸讳言,在这些方面,中国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

陷入如此困境,人类如何挣脱?

让我们好好看看林先生的信吧!

林先生在信中明确提出了根除人类生存危机的技术途径,真乃石破天惊,或曰惊世骇俗!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悲怆、焦虑、执著、赤诚之心,在信中溢于言表,令人唏嘘。他的信告诉人们,能源危机解决有望。水就是能源,不论是淡水、海水、苦水,还是污水,都是能源,而且是廉价的能源,因为他们研制的技术产品不但解决了从水中廉价获取氢能的世界难题,还使得氢电联产可灵活成为固定式和移动式的终端利用产品。他还指出,人类利用一次能源时的转换方式是导致环境生态日益恶化的主要根源,如今,改变能源转换方式的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人类终于可以彻底摆脱使用能源却同时制造污染的困扰了。他还提到了如何应用冷能——这个目前世界上还无人涉及的新的洁净能源领域,以及他们研制成功的实用新型的冷能应用技术产品。令人振奋的是,这些技术并不仅仅是理论探索,而且已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成功的成果。

什么是利于人类发展的科技?什么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创新?什么是蕴含着巨大财富的知识产权?林茂森先生这些获得了4A级“PCT”资格的发明,当之无愧。

如果从自十八世纪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来能源结构的几次变革,更能看清楚林先生这些专利技术的重要意义。

一百三十四年前,儒勒.凡尔纳在他的科学幻想小说《神秘岛》中写道:“我相信总会有一天可以用水来作燃料,组成水的氢和氧可以单独地或合在一起来使用。这将为热和光提供无限的来源,所供给光和热的能量是煤炭所无法达到的。所以我相信,一旦煤矿枯竭了,我们将会用水来供热和取暖。水将是未来的煤炭。”

在凡尔纳向人类讲述他的梦想时,瓦特的蒸汽机已经问世一百零四年了。此后仅仅过了二十余年,上个世纪初内燃机的发明,揭开了人类的能源结构第二次大变革的序幕,石油成了二十世纪能源的主角。但是,两次能源结构变革却导致了环境生态的极大危机,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使用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改变了地球的气候,为获取动力、电力、热力而进行的燃烧所排放的微细粉尘、酸性气体和废渣恶化了生态环境;而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可采量的日渐枯竭,加上开采、运输成本的上升和供应安全等因素,人类不得不开始开发新的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取代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体系。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起,能源结构的第三次大变革应运而生。凡尔纳的梦想再次有可能变为现实,在多种洁净的或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原子能、地热能、潮汐能、水势能、风能、氢能等)之中,氢能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水由此将成为二十一世纪能源舞台的主角。

两年半之前,美国国家氢能前景会议提出:“未来的氢经济中——美国将拥有安全、清洁以及繁荣的氢能产业。美国消费者将像现在获取汽油、天然气或电力那样,方便地获取氢能。氢能的制备将是洁净的,没有温室气体排放的。氢能将以安全的方式输送。美国的商业和消费者将氢作为能源的选择之一。美国的氢能产业将提供全球领先的设备、产品和服务。”

中国对氢能的开发利用也是紧锣密鼓,由于从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制取氢气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加快了从非化石燃料中制取氢气,特别是电解水制氢的规模化生产的步伐,近年来,科研的重点是用太阳能作为电解水制氢的能量,以降低制氢电耗成本。

看来,凡尔纳的百年之梦变成现实指日可待了。

但是,新能源的开发与发展的现实并不乐观。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体一次能源,在新世纪的世界能源结构中仍然占据着最大的份额。比如,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就占了百分之七十。

氢能,这个已经被纳入许多发达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中的洁净的可再生能源,由于属于二次能源,只能由其他能源进行转化来获得,至今仍因制备技术成本昂贵,而无法取得有市场价值的产品。也就是说,氢能开发利用的首要问题——廉价的氢源至今无法获得。

此外,氢能分配以及氢能利用等方面,也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在去年的第二届国际氢能论坛上,专家们仍然认为,迄今为止,无论从光解、热解、电解或微生物分解制备的氢能都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从第二届国际氢能论坛的上述判断,不难看出,林先生的发明专利对于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第三次能源结构大变革的实现,具有何等重大的价值!它无需消耗化石能源、无需耗电,就可以获取廉价的氢能;它在处理污水或淡化海水的同时,还能提供发电动力,实现了氢电联产;它集氢能的制备、分配、利用于一体,解决了氢能生产运输储备的问题;它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灵活制造各种规格的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终端利用产品;它的造价,就性价比而言又是最低的……

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说,林先生这些世界首创的“PCT”技术,所具有的价值确实是目前难以估量的。不过,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和“办公室”软件的版权所创造的利润,不是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具有世界市场的高新技术所能演绎的权益景观吗?更何况林先生这些能解决迫在眉睫的人类生存危机的技术呢?!

遗憾的是,林先生的这封公开信,发表十多天了,似乎仍然没有引起国家决策者的关注,也没有引起政府科技部门或投资者的关注。难道这种结果就是中国科技领域知识产权现状的最新注脚吗?在强调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在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在能源、环保、淡水资源危机重重的今天,在渴望着中国和平崛起的今天,林茂森先生的呼吁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莫非,真如林先生信中所言,“和氏玉”的悲剧要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重新上演么?!

我觉得,这是所有的中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吴南石2004年5月20日

附:

林茂森:根本解决能源和环保危机最佳技术途径——致国务院总理的公开信

尊敬的温总理:

您好:这是我代表大连华慧科技开发中心全体员工,第二次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向您发出的信。我从事科研工作二十多年,深知在中国尤其是在民间搞科研的艰辛,但是写这封信,并不是为了诉苦,而是想就如何解决一些重大问题,发出自己微弱的声音。之所以要以上网公开的形式,是因为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让您看到这封信。如果有谁认为,中国面临能源和环保危机是杞人忧天,他可以不必浪费时间阅读这篇文字;如果有谁认为,中国人的科技发明不可能解决能源和环保危机,他也可以不必浪费时间阅读这篇文字。但我恳切地希望,您能够花些时间读一读这篇文字。虽然,目前我国的原煤年产量十五亿吨,原油年产量一点六亿吨,年发电量一点八万亿千瓦小时,但是,能源危机或者说是能源短缺,已经严重地制约了中国经济的正常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当我国的人均能耗水平还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时,能耗总量就已跃居世界第二,同时还成了能源污染物排放总量世界第二的国家。今天的中国,不仅子孙后代的生存资源被透支,而且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正在难以遏止的不断萎缩!

问题的严重性更在于,面对着能源短缺和安全的挑战,面对着进口量已占原油消耗量三分之一并逐年大幅增加的状况,面对着已经引进了十多年但仍然处于示范阶段的洁净煤发电技术,面对着发电量小而成本单价高且技术远远落后于国外的风力发电,面对着耗资动辄数百上千亿元十年八年才能投产而且充满生态环境隐患的水电工程,我们的能源对策、规划和发展战略显得那么被动,竟然没有多少由国家扶持的中国人自主研究开发的重大的新能源技术!更缺乏从根本解决能源和环保危机的创新性的高新科技!当法国人在上个月关闭了最后一个煤矿矿井时,当德国人制定并实施三十年内淘汰核电的规划时,当美国人为了恢复生态环境而逐步拆除一些大型水电设施时,当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国都十分重视开发和保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时,难道不应该检讨一下我国的能源对策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吗?一个主要靠引进、追踪国外技术为基础的能源对策,是否注定了我国的能源领域无法摆脱落后的命运?

提出问题固然容易,关键是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正是我写信的目的。我们认为,从根本上能彻底解决能源、环保危机的技术途径,是“华慧人”——大连华慧科技开发中心——历经十数年努力研发出来已获得中国专利和国际专利申请优先权(PCT)的三项重大技术。这些项目是:一、“蒸馏发电装置”(中国专利号:ZL02205091.4;国际专利的PCT号:PCT/CN03/00200)。二、“温差冷凝制水供热空调发电装置”(中国专利号:ZL022057838;国际专利的PCT号:PCT/CN03/00163)。三、“高效储热高温裂解有机物垃圾装置”(中国专利号:Zl022334025;国际专利的PCT号:PCT/CN03/00317)。为什么说这些技术项目可以彻底解决能源和环保危机?因为这些上述项目已在新能源领域研究中实现了重大突破,并获得了实际应用的重要成果。

限于篇幅,这里仅能简要介绍。一、蒸馏发电装置——“大自然循环”的启示与“闭路循环”理论大家都熟悉水的三种自然形态:液态、固态和气态,也都知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上的水是怎么来的呢?现代科学的解释为:是太阳光照产生的热能使地表水分汽化,由于“热很容易向上传导”(根据该现象总结出“卡诺循环”理论至今是现代热工学的理论基础。见附图:1)的特性使水受热气化后蒸发上升,在高空遇冷而凝结成“固态水”——冰或雪,降回地面(雨则是下降的“固态水”与上升的“汽态水”磨擦吸热融化成的“液态水”),从而形成“三态水”的“大自然闭路循环”。但是,这种解释却没说明白“大自然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在环境温度中,物体和水体表层水分为什么会被汽化?仅仅是由于“热很容易向上传导”的因素在起作用吗?不是!肯定不是!那么还有什么原因呢?如果用“反向思维”认真地思索,就会发现另外一种截然相反、至今被世人忽视的自然现象——“热很难向下传导”。什么是“热很难向下传导”的自然现象呢?人们夏季在江、河、湖、海中游泳时,都会感觉到水面温度舒适而水下温度很凉,这种温差就是“热很难向下传导”的自然现象造成的。而“热很难向下传导”的因素对于在环境温度中物体和水体表层水分的汽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更完整的解释应该是:“大自然闭路循环”是由太阳热能,使“三态水”在“热很难向下传导”和“热很容易向上传导”这两种自然现象因素中交替变换,三位一体共同作用下进行的结果。“华慧人”根据这一发现所揭示的“闭路循环”原理(见附图:2),成功研制了“蒸馏发电装置”(见附图:3)。这种“蒸馏发电装置”,充分体现了“热很难向下传导”的特点,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能量转换方式(“卡诺循环”)的燃烧供热技术,彻底地革除了使用化石能源时必然排放污染物的弊端,将终结亘古以来能量转换与产生污染相伴的历史。这种“蒸馏发电装置”,可以将污水蒸馏净化后循环使用,可以将污水中可用资源回收再利用,可以发电;其发电成本比煤电低得多。如果用来取代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既节煤又节水(无须冷却系统,要知道,我国火力发电的冷却用水量占了全国工业用水总量的四分之一),还淘汰了烟囱。该装置的规格可根据用户需要灵活确定,如可按某个排污企业或居民区的污水排放量和所需电力,统筹设计制造安装;该装置只需一次启动电力,运转时无须消耗一次能源,运行成本极低;因此,回报率极高,无论多大投资,单就电费和资源的回收、水的循环利用,就可在半年内收回总投资,其后每年可创利税十分可观。更重要的是,它使得人类得以从源头根除污染,还江、河、湖、海洁净的本来面目。

二、“闭路冷循环”——温差冷凝制水供热空调发电装置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冷”的利用只限于冷藏和冷冻及低温制作各种液态气体。几乎没有多少人去研究开发利用“冷能”这一安全、环保的能源。造成这种“冷能”研究冷门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难以摆脱固有的思维定势,沉溺于熟视无睹的现象之中而不思创新。通常,人们都认可热交换中“卡诺循环”的能量转换理论——“人为地制造一个高温热源,以环境温度为低温热源,由下至上的进行温差压差交换”,然而,“华慧人”在科研实践中用“反向思维”发现并总结了:以“环境温度”为“高温热源”,人为地制造一个“低温热源”,由上至下的进行温差压差交换——这一新的“闭路冷循环”能量转换理论。“华慧人”根据该理论成功研制的以冷能为动力的“温差冷凝制水供热空调发电装置”(见附图:4),开启了为人类应用冷能这一新能源的大门。温差冷凝制水供热空调发电装置运行时无需耗费任何化石能源,它用途广泛并可根据用户需要制造不同规格和能量的产品,它可以确保人类在任何环境下(包括在严寒的极地或者干旱的沙漠)轻松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水、电、冷、热;可以取代汽车、火车、轮船、潜艇、飞机、飞船等各种交通运载工具的动力装置并提供水源,可以取代人类梦想将要成真的燃氢电池技术以及正在使用的核能、太阳能、水势能、磁能、风能和现有的热能技术。就产品的性价比而言,该装置比其他具有同类功能的技术产品的造价至少降低30%。

三、“高效储热高温裂解污水有机物垃圾装置”——液态水转换成氢氧离子的技术产品。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地球表面70%是水;由氢和氧组成的水(H2O),如果将其从常态(液态、固态、气态)转变为“等离子态”(水的第四种状态),就是最为洁净、取之不尽的能源。但迄今为止,人们只能用电解的方式将水转换为氢氧离子,由此获得的能源成本昂贵而不具实用价值;人们望洋兴叹,水做能源成了一个难圆之梦。近些年,人类正在耗费巨资研制燃氢电池技术,但若是没有廉价的氢,仍是电解氢的话,这种研究又有多少应用价值呢?十多年前,在众多国人被“水变油”技术搞得晕头转向之时,“华慧人”就已经研究出用“高温裂解”方式、轻而易举地廉价地将水转换为氢氧离子的技术,解决了人们梦寐以求的世界难题。在“华慧人”的科技创新取得成功之前,“氢氧离子气体”被以“卡诺循环”为基础理论的热工学理论断定为“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气体”。“华慧人”的科研实践突破了这个禁区,在高温裂解装置中,当升温至1000摄氏度时,将常温水压入装置内,水在瞬间汽化为水蒸汽→饱和蒸汽→干馏蒸汽(水分子链被拉开而成为“理想气体”)——“氢氧离子气体”,在装置内持续不断地进行无数次的化合、裂解并释放大量热能,而后以水的第四种形态——“氢氧离子态”——从装置出口喷出(喷出的氢氧离子气体仍为常温,用微量明火伴燃即可燃烧)。由于水在经过装置的过程中,是常温入、出,没有将装置内的热量带出去,所以称之为“无能耗”。这种无能耗高温裂解水的技术,对于取代成本昂贵的电解水的技术,实现人类获取廉价氢能的梦想,无疑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如果将离子气体分离低温液化,将可解决燃氢电池的能源供给(见附图:5)。我们研制的小型、中型“高温裂解”装置,不仅成功地将污水和有机物垃圾裂解为氢氧离子气体和其他可燃气体,还能在无烟囱、无有害气体排放的条件下,回收工业废物中的各种贵重金属如汞、银及固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硫或其它化工原料等;装置运行时还能带动发电机组工作或供热。现在,这项技术已发展到第三代,是安全、可靠、可信的技术,依据此技术研制的实用新型的“高效储热高温裂解有机物垃圾装置”,可以在处理污水有机物垃圾或者淡化海水(苦水)的同时进行发电和供热,又可将回收的二氧化碳在农业大棚内二次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使农产品真正成为绿色食物。而将二氧化硫回收既可为化工提供原料,又彻底清除了酸雨公害之源。假如用该装置取代进口的造价昂贵的洁净煤技术,将无能耗的获得洁净的可燃气体。该装置的造价仅是当今所有治污技术产品的三分之一;投产运行半年即可回收投资成本,且每年可获与投资额相等的回报。可以预期,该项目的普遍应用将使烟囱在地球上永远消失。

“华慧人”推出的这些技术,使人们有理由确信:地球任何地方都不应该缺水、缺电,都不应该被污水、垃圾困扰,当代人类完全可以做到不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而享有幸福美好的生活。如果得到国家决策者的了解和扶持,并将之纳入能源、环保和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那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有了更为现实的技术保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中的中华民族,将为全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华慧人”这些说来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决非天方夜谭,这是尊重科学,尊重大自然循环规律,勇于创新、探索和冲破旧观念的束缚,善于总结经验,经过数百上千次科学实验失败而取得的必然成果。所以,我们敢于将这些成果公之于世(申请“PCT”即意味着向全世界公布技术资料),这三项专利在2003年9月获得国际专利申请组织评定为4A级的“PCT”资格,证明了它们在世界上首创性的独特的技术地位。据了解,类似资格的专利技术在中国并不多见。而且,研究这些关乎国计民生、造福全人类的项目,我们至今没花国家的一分钱,数百万元的研究经费都是靠民间合作自筹资金解决的,我们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取得这些科研成果并将之公布的今天,我们不会忘记多年来默默支持热情帮助我们的那些可敬的人。我们不会忘记原中科院数理化所总工苏贵升教授和原国防科工委办公室戴主任的大力支持。1996年在苏贵升教授的直接帮助下,大连市科委召开了“新能源”(冷能发电)技术的研讨会(见附件:3、4),与会者有大连工学院热工系的于洪志教授、大连海运学院热工系主任詹宗勉教授、大连轻工学院热工系主任冯玉彪教授、大连市科技开发中心主任相毓增教授和王德良等专家学者;对于冷能发电技术,专家们给予了很高评价,希望能有所突破发展,并将研讨会文件形成向国家科委申报的文件。苏教授还介绍我与国家科委高新技术司林泉司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会长张存浩、中科院低温所所长洪朝生、及清华大学热工系、北京航空大学的专家、领导见面和汇报有关情况。我们不会忘记与樊永兴教授“不打不相识”轶事。毕业于哈军工航天热工系、曾任邹家华同志科技秘书的樊教授,2001年9月刚接触我们的技术时,认为那是伪科学,后来经过认真的探讨、切磋并实际观看了试验情况后,他理解并肯定了我们的高温裂解氢氧离子技术的可行性;他亲自带着我们研制的小型高温裂解装置到清华大学,向热工系陆主任推介并将装置点燃运行让他观看。我们不会忘记在去年的“非典”时期,70多岁的退休老教授罗国定先生,用自己的退休金,帮我们支付了10000多元的国际专利申请费用;并且还还积极地将这些申请了“PCT”的项目,推荐给他的女儿罗伟丽——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热工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罗伟丽教授与我们经过60多天每天两个多小时的研讨后,理解、认可了“闭路循环”理论,并将我们的技术资料翻译成英文提交佛州大学专家委员会,去年七月通过了审核论证(因我们谢绝了校方提出的共同在美国申请专利的要求,故没有与该校合作成。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技术首次获得国外的权威论证与确认)。

我们深知科技创新的道路没有坦途,在从事科研攻关的这十多二十年里,对于那些冷嘲热讽、诋毁攻讦,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虽然我们鄙视那些因循守旧而又妄自尊大、不愿尊重事实而又唯恐失去知识优势的人,但我们不会因为这类无知自大、故步自封和自以为是的讥讽而停止科学探索的步伐。试想一下,连罗伟丽女士、樊永兴先生那样的热工物理专家,也都是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质疑、探讨,才能理解和认可地科研成果,我们怎么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具有苏贵升教授、戴主任等人一样眼界和胸怀呢?!

这些年来,特别是这些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和“PCT”资格近两年以来,我们也有许多遗憾与困惑,我们难以理解,为什么这些利国利民、世界领先的重大技术,在国内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难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科技项目,真的多到了令人无暇顾及的程度了吗?而与此相反,去年我第一次出国去美国考察,办理签证时,签证官员得知我是“PCT”项目的持有者后,十分痛快地给了我一个六个月多次往返的签证,并热情表示“美利坚合众国永远欢迎你和你的全家”。这种对比鲜明的对待科技项目和科技人才截然不同的现象,是否揭示了中美两国科技发展水平差距的原因之一,的确令人深思。

现在,由于上述的三项“PCT”技术资料已经向全球公开了,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在今年七月份之前办理有关手续,那么,到九月份专利权保护期限届满,这些凝聚我们多年心血的发明创造就丧失了应有的知识产权,世界各国就可以无偿使用这些技术。倘若出现这种令人痛心的结果,应该说,它不仅仅是专利发明者个人或企业的损失,它更是我们国家的知识产权的损失,毕竟这是一笔目前难以估量其价值的财富,是应该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财产。在国家利益就将受到巨大损失之际,作为项目的持有者,我们心急如焚,却又力不从心,我们目前的经济能力,对于支付办理有关手续的费用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我们也多方寻找过投资者及合作者,但在目前以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寻求项目的众多“投资者”中,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犹如凤毛麟角,或者是与我们失之交臂。我国的风险投资机制,也无法帮助我们化解燃眉之急!情急之中,我们甚至有一种负罪感,怀疑自己申请“PCT”是否正确!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向总理您提出请求支持帮助的呼吁了!我们的要求很简单,我们用包括三项“PCT”技术在内的自己全部的专利权为无形资产做抵押,由政府发放一年期的高科技贷款1000万元人民币;如我中心的项目不能实现,不但所有专利和PCT全部归政府,并愿同时接受法律的制裁。

尊敬的总理,给您写信求助,相信您对此事不会坐视不管,相信您清楚此事对国家对民族的发展所具有的意义。我们认为,“和氏玉”的悲剧不会在21世纪的中国重演,我们希望千呼万唤的科技之春,在2004年的春天降临!

此致春祺!

大连华慧科技卡发中心林茂森
2004年5月1日

联系方式:电话:010-87678436E-mail:[email protected]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吴南石:可怜?可悲?可恶?!——中国科技领域保护知识产权现状一瞥
中国PC服务器市场国内外厂商各占一半
美国将面临科学家工程师短缺
中外商家赴奥斯汀征“海龟”回大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