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民间桌戏” 藏在深山的艺术瑰宝

标签:

【大纪元6月24日讯】一出精彩的桌戏在迷魂黄烟中开始,在炮竹的硝烟中结束,当戏迷们御下插有野鸡毛的面具与威武的战袍时,我们惊奇地发现,舞者中大多数人均在五六十岁,最年长者己是八十高龄的老人。

随行的普定县旅游局官员向我们介绍说:新寨村桌戏本是由四十八张八仙桌搭台,但时逢赶乡场,村上的大多数人家已关门远出,所以桌戏的规模与精彩还不够到位。但客人们深深感到,这种随意就绪的表演已超越了精心策划,唯独的遗憾是桌戏山寨通往外界的山路仍是那么坎坷与泥泞、封锁着更多游客的步履。三十二张八仙桌,搭成高高的塔形舞台,年迈的舞者头戴面具,身披战袍,手舞木质刀剑时而追上桌塔,时而翻跃桌下。一出精彩的民间桌戏将上百观众带入中世纪争战的硝烟之中。“精彩!精彩!”来自台湾与北京的摄影家一边猛压快门,一边赞不绝口。

2004年6月20日,参加“两岸四地摄影家合拍贵州24小时”的台湾、大陆12名摄影家,在活动结束后慕名来到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白岩镇新寨村大山深处探访民间桌戏。当日,己忙过春种的山里人,为有客来不亦乐乎,他们来不及抖掉身上的泥土,很快集聚32张八仙桌搭成了气势恢的塔形舞台,向客人们展开了精彩的桌戏表演。

据悉,桌戏是早被戏剧学家称为戏剧“活化石”的贵州地戏的一种,但大山深处的民间桌戏由于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显得比传统地戏更为古典、精彩和珍贵。桌戏当然与地戏一样,始终讲述着五六百年前屯堡人的从北迁南的征战章节与历史上的一些古典故事,其纯朴的演艺、唱腔及超凡的表演形式给桌戏奠定了独具魅力的感染力,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表演唯独新寨村独有。据介绍,由于新寨山村交通闭塞,历来很少有山外游客光顾,桌戏作为深藏民间的艺术在如今以黄果树为龙头、旅游业十分发达的黔中大地也鲜为人知,而桌戏真正与观众见面的时间只有在新年期间,那的也多半是当地戏迷们自娱自乐而己。

相关新闻
扁︰拟开党临会推动直选新主席
首次民间载人太空飞行  公布飞行员名字
艾草也有养生、美容与保健功能
美民间人士即将发射载人火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