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职工质疑5亿资金的去向

标签:

【大纪元7月19日讯】2003年度审计报告的出炉使“审计风暴”达到最高点。这次风暴指向的是中国19所著名高校——一个之前极少被涉及、不为外界所了解的领域。

审计高校的工作从一个多月前开始,5月10日,国家审计署组织了审计署、各派出审计局、署驻各地特派办和北京市审计局近150人在北京郊区怀柔举办了“中央部属高校和医院审计调查培训班”。副审计长刘家义指出,高校审查的重点是侧重审查高校的财务管理状况、收费情况、投资情况,并注重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以及体制不顺、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审计组的任务是,对各高校2003年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同时对其2001年至2003年有关情况进行审计调查。

审计署沈阳特派办在大连理工大学贴出公告,希望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向审计组提供与反映的资讯包括四大方面:对学生的不合理、不合规收费情况;收入不入账、自行设立小金库情况;支出或投资不合理、无效益或损失浪费情况;重大贪污、受贿、挪占公款等经济犯罪。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审计署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高校审计主要内容是:财政政务收支、高校基本建设以及划拨资金的使用情况。

这些审计内容可以在审计署之前工作成果中找到线索。自1998年起,审计署就陆续开展了对全国部分高校的审计工作。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1999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年被审计的中央所属62所高校,查出收入反映不实、乱收费、违规从事金融业务和挤占挪用专项资金49亿元,发现8起涉嫌经济犯罪案件。

“对高校的审计监督绝对有必要,”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祈怀锦告诉记者,“就目前媒体披露的情况来看,接受审计的北大、清华等高校都是中国知名学府,具有国家投资多、影响大的特点。国家当然应该知道,每年拨给他们的教育款项都是怎么花出去的。此外,目前国内高校的收入情况也不够透明,收入来源是否合法、有无偷税漏税问题、收入分配管理是如何进行的,这些大家都不知道。这几年来看,中国高校经济犯罪呈上升趋势,这肯定引起了审计部门的注意。”

据介绍,“211工程”开展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连年增多。尤其是几所国家提出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更是得到大量财政拨款,仅北京大学在1999年至2002年的3年中就从教育部得到了18个亿。“每个学校都在争着朝教育部要钱。”一位大学教师说,他所在的学校大家都对上任两年的新校长很满意,就是因为他“能从教育部和银行要钱”。

钱到手之后,各高校员工并没有立刻看到自己待遇的提高,而是发现校园内大搞土木基建工程。北京大学的教职工就表示疑惑:每年6亿中用在一线职工身上的只有6000万,那还有5亿多到哪去了?

此外,高校众多的二级单位、校办企业也使财务管理更加混乱。“我不好说高校就一定有问题。但是就现在来看高校的财务制度和它们的这个搞法,出问题是迟早的事。”那位审计署工作人员评论说。

转载《中华大参考》(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审计风暴横扫国电公司 内部高层被捕
刘晓波:“审计风暴”刮走多少百姓血汗钱
傅国涌:“审计风暴”只是让媒体乐了一把
“审计风暴”引爆官场混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