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开 一片落叶 皆是菩提

访墨尔本大学博士兼画家王卉娟小姐

人气 156
标签:

【大纪元7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陈小红墨尔本报导)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墨尔本大学图书馆里见到她,当时我正和馆里的小魏谈话,她一阵风 似的从我们眼前漂过,只是匆匆一面,给人一种非常清新脱俗的感觉。小魏跟我介绍说,她叫王卉娟,一位台湾女子,墨大建筑系的博士生,目前正在办画展,画的都是有关佛学和人生的,我的心震了一下,“我要采访她”,我对小魏说,“请帮我联系”。

采访就定在她办画展的佛光缘美术馆。展室虽然不大,但显得高雅、纯净。也许是她的画散发出的一种超俗的气息,给人感觉神清气爽。



记:能否讲讲你创作这些画的背景和你当时的构思

王:其实我更希望你自己看,然后跟我谈谈你是怎么看这些画的。

记:今天我来采访你,当然要听你说了。

王:(笑)好吧。我们先来看这副“药师如来佛的药罐子”。创作这副画是因为当时身边有几位朋友病了,我就想画一副药师如来佛的画像,希望如来佛的药罐子能够帮忙。如来佛的药罐子里装的是什么药,众生所生的又是什么病呢?我不懂!只知道药汁在罐子里是不会随着药罐子的转动而倾斜的。这让我体会到放下执著,保持心情的持续平稳,才是治疗众生病苦的特效药。

这副画叫“向左走,向右走”,灵感来自几米的一副漫画“向左走,向右走”,说的是有这么两个人,其中一个人每次出门都是向右走,另一个都是向左走,他们一直都遇不到一起。有天他们遇到了,才发现,噢,原来我寻寻觅觅的人,就住在隔壁。如果人坚持一层不变的观念,而不是停下来,反个方向想问题,可能会越走越偏。那我就想,我也要画一幅“向左走,向右走”。那天台北驻墨尔本经济文化办事处处长问我,到底是向左走好还是向右走好呢?我说,第一我想讲的,是你的勇气,当每个人都向右走的时候,你能不能向左走,你如果有这个勇气走,不用害怕你会走得很孤单, “风檐展书读 古道照颜色” 前面一定会有向右走的人。他又问,那哪个好呢?我就说那就看看我在那上面写的,“既然决定了,就高兴的走”没有什么好坏。

记:我很喜欢这副“欢喜自在”,中间的这个菩萨的面容看起来非常舒服,但背景为什么是黑白的,而且是各种不同的表情,有的甚至是那麽不好的表情?

王:这副画是在我情绪最低落时画的,那时有非常多的想法,情绪起伏。我就把各种情绪画出来放在后面,没有色彩,完全是黑白的,并在上面画了很多泡泡,就像金刚经里说的“如幻泡影”,这一切不好的情绪都“如幻泡影”,是不实的。我勉力自己要从中走出来,不要受这些情绪的干扰,我要做真正的自己。所以中间这个微笑的菩萨是画成走出来的样子。真正的自己就应该是这样的。

记:这张画画了很多京剧脸谱,你是否对京剧也有研究,为什么画脸谱,脸谱后面的河以及河中的小舟又是代表什么呢?

王:我并不是对京剧很有研究,但我喜欢脸谱,它代表不同的人。我选的有好人,有坏人,还有不同时期的人。你看,每个人都想努力挤到前面。有的人在历史上很有名气,但随着岁月流失,渐渐被人淡忘,所以画上面,他们的名字就画成退色的样子。而我们每个人又都像后面这条河中的一叶小舟,随着时间的长河流走,什么也留不下来。什么是最重要的呢?什么是永恒的呢?这是我想留给人思考的。

记:这一组小孩画得太可爱了,看后有一种想成为其中之一的冲动。那只大手又是代表什么呢?是不是想说,人的本性是纯的,善的,就像这些小baby。有信仰的人就像画中的小baby 在佛菩萨的大手的呵护下,始终快乐、自在。

王:可以这么理解,对这幅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真正有信仰的人的确是非常快乐、自在的。




记:这幅“祈祷”是在什么心境下画的呢?

王:朋友里面经常有很多人来找我聊天,都是有问题的。有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人来跟我说他(她)有多可怜。我回顾我自己,觉得我是那麽渺小,我不晓得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因此我就画了这幅 “祈祷”,我想我能做的就是为他们祈祷。

记:这副“八仙过海”很特别,中间借用了年历,上面还有很多标记,是什么意思?

王:大家都知道,八仙过海的故事是讲八个神仙用各种方法度过海,用各自的能力去度过各自的难关。我就想我们也像八仙过海一样,也在克服困难。这副画的后面是年历,这象征生活中所经历事情的108个记号,表示108个烦恼。生活中我们每天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要去克服的困难,克服了就像八仙过海一样。

记:你的经历中有什么波折吗?

王:应该说是有吧。但我一直很感谢所有的波折,它们在我的生命里面,让我去面对问题,思考问题。我用佛学的方法来解释这些问题,更能了解是怎么回事。当把事情看清楚,就没有问题了,也就没有苦恼了,因为这些事情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记:你从小就信佛吗?

王:我是在有宗教背景的家庭长大的,从小就受着佛学的熏陶。在我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比较 involve在佛学里,参加很多宗教活动。在那里学的东西很多,思考方式就是从那里建立起来的。就像我前面说的,其实我遭遇过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我自己用佛学那些方法把它们解决了。佛学对我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记:谈谈你学画的经历

王:我没有师门、师派,也是因为这样比较灵活吧,自己画着高兴,也有人要看,就高兴,自娱娱人吧。我从小就喜欢画画。记得在小学上美术课,老师布置家庭作业,一个周末别人只画一副,我是画一本,我就是喜欢画。但真正开始画是在七、八年前,并办过几次个人画展,也参加过台湾的一些联展。

记:观众对你的画是什么反映?

王:说件有趣的事。我在台湾办画展的时候,我每天都去,但每天几乎都要准备纸巾,因为几乎每天都有人在画展里面哭。站在画前面就开始哭了,然后我去送纸巾,问他(她)怎么回事,每个人会为不同的事情而感动。我的画对每个人来讲都不一样,有的因为这张感动,有的因为那张感动,都不一样。所以刚才我说你应该自己去看。我讲过我的画是给人思考的,每个人站在不同的人生背景上,用自己的方法去看,会得到自己要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这些画的好处就在这里,你可以把你的想法也放进来。

再讲一件事,有个朋友有一天跟我说:“我要辞职,我实在干不下去了”。我想了想说:“我在办画展,去看看我的画吧。”结果她看完之后回家打电话给我:“我不辞职了”。跟她讲了半天没什么用,看看画好了,不晓得是什么样的力量。
记:是啊,艺术的力量有时是无法估量的。尤其是当一件艺术品能真正触及人的心灵深处时。



记:你是否读过许多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为什么选择学建筑?中国文化对你建筑方面帮助大吗?

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兴趣的看一点,不能说很多。我家有建筑背景,我爸就是搞建筑的。我现在正在研究中国建筑壁画。你知道永乐宫吗?我的研究重点是纯阳殿和重阳殿的建筑壁画。我想了解中国人是怎么看这些建筑壁画的。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我想中国工笔画讲究的细腻度,和中国山水画里重视的空间的流畅度,或多或少会直接反应在我的建筑设计上的。所以我在空间的规划上比较细腻,也相对的比较重视人与环境的关系。比如说要开一个窗户,很直觉的我要问: 从这个窗户看出去,可以看到什么? 业主最须要的又是什么? 还有,在两个完全不同空间的连接上,什么样的过渡空间可以让人的心情慢慢的转换。

记:非常感谢你接受大纪元的采访,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从你的画中得到人生的启示,从而有个平和、快乐的人生。

王:最后我想跟大家说:感谢你们来,和我一起分享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发生在周围的一切人、事、物;一朵花开,一片落叶,皆是菩提。离开之前,请在那一幅有镜子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前站一站吧!让菩萨的千手千眼拥抱着您,然后也把那千手千眼当成您自己的手和眼,用来拥抱那些在生活中需要拥抱的人。



***************************************************************
我更希望的是,来看这些画的人,能够从这个展览中,看到他们自己多一点。至于我是谁,似乎显得并不是那麽的重要。

当然,我个人的建筑设计背景和正在做的有关中国壁画的博士研究,多多少少可以从画面中,被解读出来。像那些方形、圆形或是斜线的构图。

但是,我会说从小所受的宗教熏陶,应该对我的画有更直接和深刻的影响。
-王卉娟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台中市当代胶彩风华展今开幕  胡志强主持
法国女寻根牵出古厝情
中国绘画艺术:清代绘画艺术(二)
图文:法国邮局选定新玛丽安邮票形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