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被指涉违规贷款 前高层依然官运亨通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8月27日讯】(亚洲时报在线记者邱鑫8月27日报导)中国审计署审计曾指出,中国工商银行涉及“违规发放贷款”等问题。可是,曾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中间曾一度主管信贷业务的李礼辉,依然安坐了新任中国银行行长的钓鱼船。有一种意见认为,李礼辉不一定涉及有关问题,但这些疑问不澄清,却可能会影响到外界对中国银行新领导层的信心。

李礼辉8月26日首次以中银行长身份亮相,而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则亲自到场力挺。《北京娱乐信报》8月27日的报道指出,“人逢喜事精神爽”用来形容李礼辉很恰当,这位新行长见证了中行“历史上最轰轰烈烈的40分钟”,他始终面带微笑地主持了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大会。

据中国官方媒体指出,中国政府就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作出大动作,中国银行正式实现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所代表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

据中新社8月3日的报道,1989年,李礼辉开始担任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1993年,他被调到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任国际业务部总经理。1994年,他被提拔为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时年42岁,后一直主管国际业务,中间曾一度主管信贷业务。

巧合的是,中国审计署审计曾指出,工商银行总行及21个分行涉及违规发放贷款,违规办理票据承兑和贴现问题,涉案金额69亿元(人民币,下同)。

中国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6月23日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报告200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时说,2003年度,通过审计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工商银行总行及21个分行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查出的主要问题是:违规发放贷款,违规办理票据承兑和贴现。同时发现各类案件线索30起,涉案金额69亿元。

据李金华的报告,中国工行的信贷业务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风险点”。中国审计署发现,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汽车经销商和个人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法骗取住房和汽车等个人消费贷款,有的甚至内外勾结,合谋骗取银行资金。

该报告直指,工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支行向“姚康达”一人就发放个人住房贷款7141万元,这些资金被用于购买128套住房,炒作房地产。审计抽查工行北京翠微路支行办理的7.91亿元汽车消费贷款发现,4家汽车经销商用虚假资料骗贷达9650万元,占12%。

李金华又指出,这次审计共发现工商银行违规办理汇票承兑和贴现101亿元。在一些地方,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充斥市场,甚至出现以提供虚假贸易合同、增值税发票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公司,专门对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进行“包装”,帮助套取银行资金,从中非法牟利。

中国审计署举例指出,洛阳芬莱商贸有限公司与银行工作人员内外勾结,2002年仅为大连实德塑料工业公司及其关联企业就“包装”银行承兑汇票4.92亿元。2001年以来,该公司通过此类“业务”共收取好处费216万元。

李金华的审计报告又表示,民营关联企业骗贷问题突出。审计发现,不少民营企业采取关联公司相互担保等方式,从商业银行套取巨额贷款,造成信贷资金严重损失。如广东省佛山市民营企业主冯某利用其控制的13家关联企业,编造虚假财务报表,与银行内部人员串通,累计从工行南海支行取得贷款74.21亿元,至审计时尚有余额19.29亿元。这些贷款有许多没有用于生产经营,而是大量转入个人储蓄账户或直接提取现金,有些甚至通过非法渠道汇出境外。经初步核查,银行贷款损失已超过10亿元。审计发现后,监察部等正在组织力量深入查处。

李礼辉于1952年5月生,1984年到 1985年任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办公室副主任,1985年1月至1985年9月任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办公室主任;1985年9 月至1986年7 月任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1986年7月至 1989年1 月任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党组成员、厦门国际银行常务董事、派驻香港任工商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1989年1月至1992年3 月任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党组成员;1992年11月至1993年9月任中国工商银行党组成员、驻新加坡首席代表;1993年9月至 1994年7月任中国工商银行党组成员、国际业务部总经理;1994年7月至 1998年6月任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党组成员。(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倪铭:叹息农民的企业铁本
香港评论:维护上海帮 刘金宝案将避重就轻
长江今年第1号洪水形成 中下游汛期严重
中植集团管理人申请248家公司合并破产清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