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及其防治

亚琳

标签:

【大纪元8月27日讯】糖尿病人因神经病变,足部感觉迟钝,容易发生损伤;因血管病变,引起足部缺血、缺氧。而且糖尿病病人汗液中的葡萄糖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非常容易继发感染。在以上因素作用下,使患者足部皮肤干燥、角化、肌肉萎缩、足部慢性溃疡、足趾足跟坏疽,从而形成了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临床表现,是糖尿病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程长而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若合并下肢动脉硬化,引起肢体缺血、出现间歇性跛行及休息痛、夜间痛、严重时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导致组织缺血性坏死。若再合并神经病变,下肢感觉减退或消失,局部抵抗力减弱,微小的创伤,如不合脚的鞋挤压、局部出现胼胝、鸡眼处理不当、皮肤轻微外伤即可造成感染。由于痛觉减弱或消失,不能及时发现病变,从而使伤口迅速扩大,造成足部感染,足底溃疡,足趾足跟坏疽。

  糖尿病足发生很重要的原因是肢端缺血、神经病变、感染及诱发因素所致,因此,在治疗上应以预防为主,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和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高血糖;

  2、合理分配饮食,严格控制高血脂及各种导致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

  3、改善肢端血液循环,适当运动,如每天坚持小腿和足部运动30-60分钟。禁止吸烟,因吸烟可使肢体血管痉挛,加重组织缺血;

  4、注意足部卫生清洁,每晚用温水洗脚,保持皮肤柔软,双足注意保暖;

  5、治疗双足胼胝、鸡眼,鞋袜要清洁宽松、柔软合脚、透气要良好、不宜赤脚行走;

  6、预防足外伤及冻伤。经常检查脚端是否有危险因素,如是否有裂伤,蚊虫叮咬伤、

水泡、红肿、变色、感觉是否有温度改变,一旦发现,一定要妥善处理;

  7、预防感染,有足癣和继发感染者,应用千分之零点二高锰酸钾水溶液洗脚,每日三次,并请皮肤科医师及早诊治。发现小伤口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牙医:假牙如不清洁  嘴巴也会得“香港脚”
整合医疗照护让糖尿病患避免截肢命运
七二水灾过后糖尿病患伤口更严重
马来西亚下令警察 定期健身瘦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