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面临的文化议题

标签:

【大纪元9月7日讯】(大纪元记者石玲编译报导) 中华文化的传统到底是什么?当中华文化在美国社会产生了一些改变后如何将其薪火传到下一代?这些是华裔家庭和领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所面临的共同议题。

圣路易斯时报(St. Louis Times)8月19日报导,华裔安妮亚-路易(Andrea Louie)博士是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文化人类学家,曾在1997年在圣路易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担任博士后研究并教授亚裔研究课程。自2000年起,她开始访问领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并于2002年陪同数位领养家庭亲赴中国大陆带回领养的中国孩子,至今为止,路易博士已访问了三十余个领养家庭,各领养机构和华裔社区人士。

路易博士说将自己领养的孩子与中国建立起关系是个多层面的考量,大多数领养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接触中国和中华文化。领养机构也建议领养家庭维持和中国的关系。由于许多领养家庭父母亲并不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大多数都是在领养孩子后认真的学习有关中国的一切。此外领养家庭本身常具有多元文化或多种族的背景,因此他们还须注意日常生活中各文化之间的平衡。

在对孩子亲生父母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许多领养家庭父母亲觉得让孩子维持和中国的关系是他们可以提供的一方面,他们也愿意帮助孩子溶入亚裔社区,并希望孩子以自己的中国背景为荣,以便在成长过程中及成年后能够面对族裔上的问题。

然而不同的领养家庭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侧重。有些家庭重视学习中文,有些家庭让孩子学习中国艺术如书法、舞蹈等,并庆祝中国节日。对多数父母亲而言与同样背景的家庭常聚在一起以及与当地的华人社区接触都非常重要。另一些家庭则带孩子回中国寻根。许多领养家庭尽可能的将中国文化溶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但他们也发现在孩子入学后这变得愈来愈困难,因为孩子增加了许多其他的活动,例如运动课,音乐课或教堂活动等。

虽然领养的中国孩子与中国的联系与别人不同,但他们与其他华裔孩子有许多共同之处,特别是身处在不同的种族与文化之间的感受。对于中国他们也都没有亲身的经历。许多生长在美国的中国孩子只会说少许中文,看不懂中文,也不能适应华人社区。事实上他们更认同一些美国境内的通俗文化如日本漫画,中国功夫电影以及香港流行歌手等。虽然他们以身为中国人为荣,但他们认为大陆的寻根之旅最终让他们更接近自己的亚裔同伴与家庭。他们觉得家中日常生活的惯例与传统对他们才是最具有意义的,即使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惯例与传统的起源或是是否准确的执行了它们。

许多领养家庭父母亲认为生长在中国家庭的孩子较能与中国及中华文化维持较紧密的关系。路易博士希望当这些父母认识到中华文化在美国的中国家庭中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时,他们就会明白不是仅有一个方式去做华裔美人。从人类学上说文化是不断的变化着并呈现新的面貌,不过分强调文化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她也鼓励这些父母多认识来自华裔及华裔社区的各种资源,因为这些资源反映了作为少数族裔的经历。

“我们这样做到底对不对?”,这是领养家庭最常问的问题。路易博士说,做父母亲的能够了解这些文化议题,并尝试各种不同方法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中华文化和华裔社区就是最好的了。她也提醒这些父母们,孩子长大了仍是会怪父母这个没做或是那个做太多,但是就像没有一个对或错的方式去当一个中国人,同样的,也不是仅有一种方式去当华裔美国人。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曾雅妮 潘政琮赢得卡拉威青少年高球赛亚军
中国拘捕美国华裔佛教徒
美政府向中国抗议美国华裔佛教徒遭拘禁事件
芝加哥华人互助会举办美国华裔论坛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