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经济损害远不及SARS

标签:

【大纪元1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陈艾编译)在超级地震加巨大海啸这两种大自然最强力量的联手之下,南亚遭受了有史以来罕见的灾难,死伤无数,处处都是断垣残瓦﹐人们陷入愁云惨雾。然而﹐美联社记者威廉.福尔曼在1月8日的报导中指出﹐这次的海啸给当地所带来的经济损害,远不如2003年一个神秘小病毒所引发的SARS全球性大暴发而来的严重。

许多经济学者在海啸袭击过后立刻展开对各地经济损失的估计,希望对海啸影响当地经济的情况与SARS做一比较。到目前为止,在自然界向人们展示如此令人戒慎恐惧的原始力量之后,一切证据显示,经济并非如预期般的被吓阻了。即使是在死亡人数即将进入数十万的现实之下,似乎仍不足以震摄市场经济,或造成严重下滑。美商摩根大通银行(JP Morgan Chase Bank)新加坡分行的瑞吉夫.麦黎克(Rajeev Malik)说﹕“除了严重的余震之外,这次灾害对于各地旅游业及GDP成长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毛额)所带来的影响远不如在2003年第一季所暴发的SARS。”

对整体经济来说,灾难的袭击过程及其危害何处更为关键。麦黎克预测这次海啸灾难将成为一次独立事件,游客们会很快淡忘。而许多玩家又将继续造访受灾地区中未被海啸破坏的景点。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英国)投资公司香港分公司(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 in Hong Kong)的经济学者乔瑟夫.刘(Joseph Lau)提到,海啸并不像SARS一般动摇了各受灾地区的经济核心。被袭击的沿岸地区大都是乡村,而主要经济中心及人口密集地带未受破坏。他说﹕“灾害影响范围在地理位置上分布很广,但是灾情却相对集中且局部。”相比之下﹐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对经济的损害却更为严重且持久。

众所周知﹐SARS是亚洲多国的一次极为严重的危机,它冲击了许多当地最大的城市,金融、贸易及旅游中心,诸如北京、台北、香港和新加坡。而且﹐它是一次未知﹑不知何时才能结束的事件。在其拖延的数月之中,死亡人数数以百计。其所引起的恐惧及忧虑蹂躏着市场经济,影响并扩及亚洲许多工业﹐造成停工。麦黎克说:“整个亚洲地区都带上了同样的色彩。”SARS疫情的暴发,击溃了许多当地最强而有力的金融经济之成长率,香港这一金融动力中心在SARS肆虐期间,也于国际金融贸易中悄悄衰退。

直到SARS终于在2003年7月受到控制,全世界约8,100人受到感染,近800人死亡,其死亡人数比起这次海啸,不啻凤毛麟角。但SARS震撼了旅游业,特别是在疫情最惨重的2003年3月,各地旅游业业绩急剧下滑,中国大陆下滑70.5%;香港86.8%;新加坡70.7%。全球至亚洲的造访人数,在2003年前5个月下降了六百六十万人次。

无可置疑,旅游业在这次海啸袭击区,诸如马尔地夫及斯里兰卡也是倍受摧残,但许多经济学者认为,这不会持续太久。根据Goldman Sachs的研究报告指出,泰国的庞大旅游业将会受到立即性重大损失,但投资者说泰国人已经快速控制公众健康的威胁,而旅游业将会在此之后快速的回升。报告说“我们并不预期这次灾害对泰国观光业的影响会大于2004年第一季的禽流感。”

SARS的徘徊不去与不确定因素正是其与这次海啸的最大不同。在疫情暴发的第一个星期,科学家都不能确定人们的致病因素究竟为何,并且也不知道这个接触性传染的病毒究竟是在哪儿、又如何的散播开来的。中国大陆被指控其掩盖在北京暴发的疫情。摩根大通银行香港地区策略执行长亚德里恩.墨华特(Adrian Mowat)说﹕“SARS的问题在于,你无法真正的确定其影响的范围”。“这在亚洲是非常大的一块区域。人们都不情愿为商务而去,更何况旅游的人。”

南亚海啸之后﹐全世界都组织起来了,救援活动持续不断。而在SARS暴发期间,人们缺乏明确的目标与任务。墨华特说:“站在一个人的立场来说,在那样的状态之下真是人力难以回天。”(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海啸经济损失约136亿美元
大陆相声名演员牛群辞掉县长重回舞台受欢迎
星国副总理:海啸救灾要确保没有安全真空期
史汀在曼谷开唱 为海啸灾民募得五万美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