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苦守8年 卓永财把大银从乌龟变花豹

“台湾精品美梦成真”专题报导之十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佩君台北五日电)花8年才转亏为盈,许多人看到大银微系统董事长卓永财第一句话,就是“怎么能撑这么久”?他却笑笑说,蹲的愈低,跳的愈高。

大银是国内也可能是全亚洲唯一拥有线性马达量产能力公司,线性马达是什么产品?为何可以获得国家产品形象金质奖,这项看似冷冰冰的机械产品,其实跟你我的生活可大有关系。

像半导体设备、精密量测、自动化产业等,以及经常使用的电器、汽车、手机等产品,在工厂卡嗒卡嗒生产时,那搬动、组装产品的大型工具机里,都安装了可搬重物、或快速移动的线性马达,在高科技生产线上,它就像人类最灵巧的双手。

应用在高科技上不令人意外,让人大吃一惊的是,大银在研发线性滑轨能力上,竟到了肩负为人类“传宗接代”重责大任,德国一家著名人工受孕仪器公司,在进行授精重要时刻的精密仪器,不是来自德国、也不是日本,正是来自台湾的大银。

董事长卓永财在1997年成立这家公司时,当初是看好与集团内另一家“上银科技”所生产的滚动轮轴可以互相搭配,但因为国内没有其他同业,想挖角都无从下手,想向其他国家学技术,在竞争对手虎视眈眈下,研发、制程都必须从零开始摸索。

最痛苦的是大银走的太前面了,当时连欧洲都还没有应用到产业面,派技术人员去德国学习,但语言是一大难关,且要担心相关接触者不够可靠,有投奔敌营的风险,加上研发又有期限,公司不可能无限期没有回收,一方面要有耐心,另一方面又有股东压力,但他始终坚持产品要做到最好,而且要打败当初质疑台湾人能力的德国、韩国、日本等厂商。

卓永财说,公司前3年都处在摸索期,直至第4年起才开始有小额量产,直至今年5月才正式转亏为盈,投入资本额5.84亿元都是学费,撑过8年,其间的压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

走过那段煎熬淬炼,大银的稳固基桩,现在的大银不仅是国内唯一,也可能是全亚洲唯一拥有线性马达量产能力公司,卓永财自信的说“我相信前面蹲的久,后面的爆发力会很快展现”,大银在竞争对手眼中,将从慢速乌龟变成反应敏捷的花豹。

想到那段技术转移期面对的困难,爱看书的他,有另外一个方法,那就是趁出国时大量买书,在美国、英国伦敦的数家知名学校图书馆,都曾经有他捧着半个人高书籍猛K的身影;回到工厂,一台一台机械拆了又装、装了又拆,许多人看到当初在交通银行担任主管,现在却变成黑手的卓永财,都不禁摇头。

特别是他40多岁才创业,而且从事的又是与背景无关的行业,提到过去这一段,卓永财认为,自己就是受到一股使命感激励,走入一段意外的人生。

大学学的是会计、统计,在美国旧金山大学拿到管理学位,回到台湾,在交通银行负责授信业务,其间还拿过优秀金融从业人员奖,也出版过好几本金融相关知识书籍,能力获得上司赏识,后来派他去整顿一些积欠交银款项公司,例如在1983年,他去整顿陷入财务危机的台南三星五金,并成功在一年内转亏为盈,这项成绩让他开始思考跨入商界。

随后他成立顾问管理公司,以及担任柏克莱加州大学商业及管理推广教育学院兼任教授,在带领一批批国内企业主赴美上课的过程中,接触到更多实务管理经验,人脉资源也更为宽广,在大家共同集资情况下,他在1989年成立上银科技,公司名称中有“银”是因他纪念自己出身银行界,但用闽南语发音则是“尚赢”,也代表他对事业的企图心。

不管是上银或大银,卓永财都坚持以“HIWIN”自有品牌在国际中竞争,不像其他代工产品,他做的是台湾很少接触的领域,对自己的技术能力、产品品质有信心,一定要以自有品牌竞争。

除了对产品品牌的重视,卓永财更把握每一个机会宣扬“台湾”这个国家品牌,他回忆,有次到俄罗斯出差,在餐厅吃饭时,侍者把他从“TAIWAN”来,听成从“THAILAND”来,卓永财立刻拿出纸笔,画出台湾正确位置,告诉大家,台湾在这里。

除此之外,上银在德国分公司,特地立起了一块中文招牌,成为园区内最吸引人的路标,甚至还将德国分公司的消防水塘砌成台湾岛图形,要大家知道这是台湾人开的公司。

在卓永财坚持下,上银与大银都不到中国设厂,他说:“这么好的技术,万一被中国人学去怎么办?一定要留在台湾”。

卓永财说,大银不是靠廉价劳力产业,一般会去中国厂商主要是有劳力需求,但我们的产品不是零分,就是100分,两岸生活品质有差距,操作这么精密的仪器,只要一个不小心就全盘皆墨,我们要的是素质较高的员工,要的是100分的稳定产品品质,虽然西进可节省人工成本,但要从头教育,盖厂,买设备,总体成本不划算。

卓永财投入产业10余年,他认为人生中最重要是活的精彩、丰富,决定创业后“头都洗下去了”绝不可半途而废,对员工、股东及社会都有责任,而且企业经理人最重要是要有使命感,才能在严苛处境、低潮期中拥有向上的力量。

大银走过8年才转亏为盈,线性马达及线性滑轨产品在高科技产业中,将是明日之星,不过,就像他当时转业时的使命感,卓永财在想,除了高科技,还有哪些可以为生活带来更多自动化的方便?

其中,看到台湾未来老年化问题愈趋严重,他灵机一动想到,未来或许可以在家中或在疗养院病床中装设自动照护设备,例如老人家只要按一个钮可以帮你翻身、还有自动上下床设备,甚至是自动移动路线,未来可能只要一个简易看护协助,身体不方便但头脑清醒的老人家,也可以拥有部分自主能力。

他笑笑说,目前这些只是构想,要实现可能还有一段距离,但在他“看的远、扎实做”的人生态度上,或许未来的老人照护设备,真有大变革的一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