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须缩小城乡居民之间巨大收入差别

【大纪元11月15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采访报导)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星期一的一份报告说,中国必须缩小农村和城市居民之间的巨大收入差距,并改善农业生产领域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对劳工和土地市场的控制,造成资源的分配极不合理,以及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巨大差距。报告说,中国政府应该放弃或放松对乡村居民进入城市并永久居留,以及对土地市场和土地租用权的行政阻碍。

“经济与发展组织”的报告还说,中国的户口制度阻挡了农民向城市的合法流动,而同时政府又将土地承包延长了30年。由于农民不具有对土地的所有权,这限制了土地租用权的转让。

加拿大西安达略大学的经济学家许滇庆博士对此解释说:

许滇庆:“中国的土地,现在农民的产权并不清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农村劳力的生产效率一旦提高,用不着这么多劳力;西方的土地可以买卖,农民把地卖了,得到一笔钱,就可以到城里去了;而中国呢,土地是不可以卖的,同时因为不可以卖,没有办法说种田能守,我多买点地,集中起来,种上几百亩,不是效更高吗?

但他不能买卖,也不能集中,这就妨碍了进一步劳动分工和产业升级,形成一个障碍。农民不管有事做没事做都要固定在他的土地上,巴掌大的地,一年也干不了几个月就没活了。很明显的,这是对社会、生产性资源的一个浪费,效益不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说,根据世界银行“一天收入一美元”的贫穷定义,中国的农村贫穷人口2000年达到了8800万人。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中国人口中最富有的10%控制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只拥有1.4%的财富资源。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中国政府和经济问题专家杨大力认为,中国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不能允许土地私有化—-

杨大力:“我觉得非常难,实际上,这是中国改革的一个症结。最初之所以没有走到这一步,也是因为当时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大家认为农村实际上还是要集体。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家找出一个折中的办法,一方面土地集体了,但是土地又可以承包给个人使用,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建议,为了缓解农村和城市居民收入差别巨大的问题,中国政府应该向8亿农村人口提供较好的教育,健康卫生服务以及社会保险福利。它还建议中国的农业政策应该符合将农村经济融入国家总体经济发展进程的这个目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由世界三十个经济最发达国家组成的。其亚洲成员国包括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中国目前还不是成员国。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组图:中国民工生活写实
沈良庆:生死荣辱背后的专断意志
大陆凶案频发 广西一小区保安因争执杀害两人
徐客:中共军中人事再塌方 释三个负面效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