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传奇的一生(1)

人气 2566
标签:

【大纪元12月23日讯】道格拉斯 麦克阿瑟,美国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

麦克阿瑟于1880年1月26日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的军人家庭。其父小阿瑟麦克阿瑟是美国将军,其母玛丽 哈迪是棉花商的女儿。她鼓励麦克阿瑟学习并研究历史,浏览世界名人传略,教导麦克阿瑟“永不说谎骗人,永不惹是生非”。麦克阿瑟于1893年进入西得克萨斯军事学院学习,称“这里是我起步之处”。

1899年,麦克阿瑟考入美国军事学院(西点军校)。在校期间既刻苦攻读,又注重体育锻炼。4年之后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赴菲律宾任美军第3工兵营少尉。

1905年,麦克阿瑟追随其父从事情报工作。1906年,成为美国陆军工兵学校学员,兼任西奥多 罗斯福总统的军事副官。1908年,调任工兵营连长,因训练有方而晋升为营部副官,稍后成为骑兵学校教官。1911年晋升为上尉,次年调入陆军参谋部任职。1915年晋升为少校。1916年,调任陆军部长贝克的副官,负责与新闻界的联络事务。

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各州国民警卫队抽调人员组成第42步兵师。麦克阿瑟出任第42 步兵师参谋长,晋升为上校,赴法国参加世界大战。他声称该师人员来自美国各地,犹如跨越长空的彩虹,故该师亦称“彩虹师”。1918年,因作战勇敢和指挥有方,数次获得勋章并升任第84旅准将旅长,曾是最年轻的准将。同年11月,在大战结束之后担任彩虹师代师长。战争时期,他与远征军总司令部人员结有怨恨。

1919年6月,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校长。任内整顿纪律,增设课程,主张训练要着眼于未来战争,推行现代化军事教育,不免得罪军界的保守势力。1922年2月,与路易丝 布鲁克斯结婚(6年后离异),年底赴菲律宾任马尼拉军区司令。

1925年,麦克阿瑟晋升为少将,先后在亚特兰大和巴尔的摩任军长。同年,麦克阿瑟在米切尔准将(主张建立独立的空军)案件中奉命担任审判官,以至后来不得不在回忆录中为自己辩解。

麦克阿瑟于1927年秋出任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率美国代表队参加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并获得冠军。陆军参谋长为此致电祝贺:“你不仅获得了美国人决不撤退的美誉,而且获得了美国人深知如何获胜的光荣。”此后,麦克阿瑟调任驻菲律宾美军司令。 

1930年8月,麦克阿瑟收到陆军部长来电,得知胡佛总统决定让他出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考虑到当时处于世界经济危机之际,和平主义思潮高涨,军费开支必将缩减,惟恐出力不讨好,遂有推辞之意。其母则力劝他接受该职,声称“如果你表现出怯懦,你父亲在九泉之下也会为此感到羞耻。”

1930年11月,麦克阿瑟接受上将临时军衔,宣誓就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成为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任内用机械化装备代替马匹,提高了部队的机动能力和速度,制定战争总动员计划;为诸兵种建立统一的采购制度以减少浪费,建立航空队司令部以提高地空部队的协调效率;反对国会因经济原因而欲裁减陆军机构的企图;反对削减军官队伍,声称“一支陆军可以缺乏口粮,可以衣住简陋,甚至可以装备破旧,但如缺少训练有素及指挥有方的军官,则在战时注定会被歼灭。胜利与失败的不同,全在于有无干练而有效率的军官队伍”;每年均成功地阻止削减陆军员额的议案,并为陆军的战备辩护。

1933年罗斯福出任总统之后,麦克阿瑟继续担任陆军参谋长。

1935年,麦克阿瑟的陆军参谋长任期届满,以少将军衔调任菲律宾政府总统奎松的军事顾问。1936年8月,获得菲律宾元帅军衔。

1937年4月,与琼妮 费尔克洛思在美国结婚。

1937年底,麦克阿瑟从美国陆军退役,开始组建菲律宾陆军。

1941年6月,美国军方采纳“彩虹5号”计划,决定一俟与轴心国作战就把重点放在欧洲。7月,华盛顿下令将菲律宾陆军与驻菲美军合并,将麦克阿瑟转服现役,晋升为中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部司令,下辖温赖特指挥的第1军和帕克指挥的第2军。12月8日,日军继偷袭珍珠港之后,对菲律宾发动进攻。由于麦克阿瑟判断错误和处置失当,驻菲律宾的美军轰炸机和战斗机大部分被毁,空中防御能力丧失殆尽,再加上美军驻菲部队兵力有限,装备低劣而缺乏训练,无法抵挡日军的进攻,麦克阿瑟于12月24日和26日将美菲军司令部迁往科雷吉多尔,所有部队则从马尼拉撤往巴丹半岛固守,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就在1941年12月 24日,麦克阿瑟晋升为上将。

1942年1月,日军进占马尼拉。日军随后多次进攻巴丹半岛,但未能成功。当日本广播电台的“东京玫瑰”嘲笑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时候,麦克阿瑟要求陆军部派遣飞机飞越菲律宾上空以打击“敌人宣传的气焰”,稳定守军士气。然而,这种要求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满足。3月,得到增援的日军向孤立无援的巴丹半岛等地的美军驻菲部队发起攻势。美国政府为保护麦克阿瑟,命令他将指挥权转交温赖特并赴澳大利亚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指挥该区盟军作战。3月11日夜,麦克阿瑟在从科雷吉多尔登上鱼雷艇离开菲律宾之前,发誓“我还要回来”。4月9日,巴丹美军及菲律宾军约75000人被迫向日军投降。5月6日,巴丹陷落后转移到哥黎希律岛指挥作战的温赖特被迫请求投降,并于次日通过马尼拉广播电台命令所有美菲军队投降。

抵达澳大利亚之后,麦克阿瑟率参谋长萨瑟兰先将司令部设在布里斯班,后又前移至莫尔斯比港,旨在稳住莫尔斯比,与日军在欧文 斯坦尼山那边决战。西南太平洋盟军的陆军司令为布莱梅爵士,空军司令先为布雷特,后为肯尼(所辖空中力量后来改编为美国陆军第5航空队),海军司令为利里。后来隶属麦克阿瑟指挥的还有美国海军第3舰队。美国陆军部队先后有克鲁格的第6集团军、艾克尔伯格的第8集团军和巴克纳的第10集团军(后由史迪威指挥)。鉴于另设有以海军的尼米兹为司令的太平洋战区,麦克阿瑟认为: “在有关这场战争的所有错误决定中,最莫名其妙的恐怕是没有建立太平洋的统一指挥。”经过1942年的中途岛战役和1943年的瓜达卡纳尔战役,盟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中途岛战役之后,日军陈兵新几内亚,企图通过直接攻击而夺占米恩湾,通过侧翼运动而攻克莫尔斯比港。麦克阿瑟对此作有正确判断,并制定出相应的作战计划。7月23日,在新几内亚展开首次地面作战。澳军经过激战而被迫退却。8月底,日军越过欧文 斯坦尼山峰,逼近莫尔斯比港。与此同时,进攻已被盟军据守的米恩湾的日军全军覆没。麦克阿瑟指挥盟军沿3条轴线向布纳—萨拉莫阿—戈纳地区实施反攻。1943年1月,经过6个月的激战,盟军胜利结束巴布亚战役。

自1943年起,麦克阿瑟就力主太平洋战场实施统一指挥,但这种主张因军种之间的矛盾而未能实现。

1943年4月,麦克阿瑟根据破译的日军密码电讯,派出战斗机队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击落。

麦克阿瑟的1943年最后进攻计划,设想从瓜达卡纳尔和巴布亚同时发动进攻,保卫新几内亚东北部和所罗门群岛,集中力量收复拉包尔。盟军采用麦克阿瑟的越岛战术,基本实现上述作战计划。麦克阿瑟称越岛战术“这种战争方式的实际应用,就是避免以大量的伤亡进行正面的攻击,就是避开日军据点;切断补给线,使它们无所作为;就是孤立他们的军队,使他们在战场上饿死……这就是我调动部队与拟定作战计划的指导思想。”

1943年,共和党政客有意让麦克阿瑟成为1944年大选的总统候选人。但是,1944年某些州的预选表明麦克阿瑟得票并不多。因而,麦克阿瑟只好声明无意参加总统竞选。

1944年春夏,盟军已经攻克阿留申群岛、吉尔贝特群岛、所罗门群岛、新不列颠岛、新几内亚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等地。在此期间,麦克阿瑟与尼米兹就太平洋战争的战略问题发生重大分歧。前者主张先发起以新几内亚—哈尔马赫拉—棉兰老为轴心的战役,进而解放菲律宾;后者主张先夺取棉兰老空军基地,孤立吕宋,再进攻台湾和中国沿海,进而打击日本本土以缩短战争进程。二者分别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和海军作战部长金的支持。最后,罗斯福表示支持前者。

菲律宾群岛战役是以麦克阿瑟所部盟军1944年9月的摩罗泰岛和帛硫群岛登陆作战为先导的。10月,盟军以登陆莱特岛开始从棉兰老岛到吕宋岛的跃进,并始终得到美国陆军航空队和美国海军第3舰队的支援。10月20日,麦克阿瑟率部在莱特岛登陆之后,在菲律宾总统的陪同下,从广播车上激动地宣称:“菲律宾人民,我回来了! …… 让巴丹半岛和哥黎希律岛上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发扬光大。在战线推进到你们所在的地区时,起来战斗! 利用每一个有利机会,打击敌人! 为了你们的故乡和庭,战斗! 为了你们神圣的死者,战斗! ”1944年12月,麦克阿瑟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1945年1月,盟军于10日开始在马尼拉以北的仁牙因湾登陆,29日在巴丹牛岛登陆,夹击日军山下奉文部。直到3月,盟军才经激战而攻克马尼拉,占领巴丹半岛,收复科雷吉多尔。3月1日,麦克阿瑟乘坐鱼雷艇象征性地回到科雷吉多尔。山下奉文顽抗至9月才率部投降。1945年4月,麦克阿瑟受命指挥太平洋地区所有美国陆军部队的作战行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麦克阿瑟则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驻日盟军最高司令,负责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9月2日,盟国在“密苏里号”军舰举行受降仪式。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次郎代表日方签署投降书。战时头戴破旧军帽、鼻梁上架着太阳镜、嘴里叼着玉米轴芯烟斗抛头露面的麦克阿瑟出场代表盟国签字受降,中美英苏等盟国代表亦先后签字受降。麦克阿瑟在签字受降时,特意安排太平洋战争初期即被日军俘虏的美国将军温赖特和英国将军珀西瓦尔站在身后的荣誉位置,然后动用5支笔签署英日两种文本的投降书。第1支笔写完“道格”即送给温赖特;第2支笔续写”拉斯”之后送给珀西瓦尔;第3支笔签完“麦克阿瑟”而后送交美国政府档案馆;第4支笔开始签署其职务和军衔,尔后送给西点军校;第5支笔是从军服口袋内掏出的粉红色小笔,签完其职务和军衔,尔后送给麦克阿瑟夫人。

10月中旬,麦克阿瑟命令驻日美军解除所有700万日军的武装,解散军事机关,废除《兵役法》。9-12月份,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判处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等7人死刑,惩处其他军国主义分子20万人。同时,美国对日本执行“战争赔偿计划”﹐全面推行民主改革,对日本战后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1950年﹐中共为封闭中国大陆﹐以便在占有生产资料的同时对中国人民进行洗脑﹐方便抢劫中国大陆生产者创造的钱﹑粮﹐用制造外界对中共的仇恨而让外界封闭中国大陆而达到煽动国人对外界的仇恨﹐树立中共争斗的“威信”﹐以方便抢劫生产者﹐而在向金日成输送4个由第四野战军原朝鲜族士兵组成的陆军师的基础上﹐鼓动金日成进攻南朝鲜。中共知道联合国军必然介入﹐美国必然参战﹐金日成必败﹐而后﹐中共就可以进入朝鲜﹐在参战的基础上﹐在毁灭无数中国人的基础上﹐达到上述的邪恶目的。

1950年 6月25日,金日成进攻南韩。基于对共产主义洗脑﹑抢劫﹑杀戮的邪恶本质有深刻的认识﹐为阻止共产邪教在全世界蔓延﹐击退共产邪教对自由世界的侵略﹐将共产邪教逐出朝鲜﹐麦克阿瑟出任远东美军总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命令美国第8集团军进入朝鲜,协同韩国军队固守釜山地区。9月指挥美军在仁川登陆获得极大成功,一举击溃金日成侵韩部队﹐金家军几乎全军覆没。随后﹐麦克阿瑟率军飞兵猛追﹐一举越过三八线﹐攻克共产邪教侵蚀的朝鲜北部中心城市—平壤。

之后﹐麦克阿瑟与中共共产邪教侵朝军直接开战﹐在消灭大量共产邪教军的基础上﹐针对共产邪教军源源不断通过鸭陆江进入朝鲜的情况﹐向美国总统杜鲁门建议﹐让联合国军轰炸鸭陆江及其附近的中共邪教军屯兵处﹐遭对共产邪教认识不清的杜鲁门的拒绝。由于不能封锁鸭陆江﹐攻击屯兵处﹐联合国军在共产邪教军人海战术攻击下﹐遭受重大损失﹐被迫退守三八线以南地区。之后﹐麦克阿瑟又向杜鲁门指出共产邪教本质﹐极力主张扩大战争规模﹐指责杜鲁门错误的全球战略,而被杜鲁门政府所不容﹐于1951年4月被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由解职。1952年﹐麦克阿瑟出任雷明顿-兰德公司董事长﹐著有回忆录《往事的回忆》。

麦克阿瑟返回美国后曾在国会发表演讲,继续主张扩大驱逐共产邪教的战争,鼓励蒋介石解放大陆﹐另外对中国大陆实行经济封锁,以使共产邪教尽快消亡﹐尽快还中国大陆人民以自由之身。美国国会亦曾举行麦克阿瑟听证会。

麦克阿瑟曾广泛涉猎历史、人物传记、哲学、法律和自然科学,具有惊人的记忆力。麦克阿瑟在非正式场合的谈话绘声绘色,扼要而中肯,从不停顿以选择词句或组织思路。

纵观麦克阿瑟的一生,他取得了最辉煌的成就,蠃得了最耀眼的荣誉﹐也有力不从心的挫折。在共产邪教灭亡之日﹐人类会重新评价麦克阿瑟的一生功过。在四十年代末及五十年代初﹐麦克阿瑟是人类不是太多的能认识到共产邪教之洗脑﹑抢劫﹑恐吓﹑杀戮本质的人。中华民族不会忘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麦克阿瑟将军及魏德迈将军。当年﹐在国民政府接收东北遭俄共邪党作梗而寸步难行的情况下﹐是魏德迈将军建议由美国出面接收东北﹐然后再交给国民政府。但当时的一点自尊使这一良好的建议没有实行。想起美军1948年自动撤出南朝鲜﹐将土地交给韩国人民﹐我们为那一点自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在沃尔特 里德陆军医院因病去世﹐终年84岁。(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英女杰驾船绕行世界 凯旋归来获热烈欢迎 
英女杰驾船绕行世界 凯旋归来获热烈欢迎
“麦帅颁令 国府军才接管台湾”
麦帅铜像 反美韩人想拆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