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何谓“创伤后的治疗”?

台北荣总精神部医师 邓方怡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3日讯】 创伤后该如何治疗?大哉问。以物理性质的创伤为喻,小至蚊虫咬伤,大至开膛剖腹,关系创伤愈合程度的,还要加以其他变数,如外界环境的清洁无菌与否,病人自身免疫能力如何,面对伤口处理的观念是否正确,甚至照顾支持是否良好,营养条件怎样等等。大多数人应付日常生活寻常创伤大抵绰绰有余,也是要等到真的出现问题了,才能谈到治疗这件事。

所以说,创伤未必都需要治疗,需要治疗的是创伤的后遗症,即创伤导致的“疾病”本身,心理上的创伤亦复如是。

以目前国际间通用的精神科诊断系统DSM IV为基准,创伤后被认为严重到可以视为一种疾病的,有急性压力疾患及创伤后压力疾患两种,两者的分别,主要在出现时间与持续时间。创伤后压力疾患,必须要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以上。急性压力疾患必须要持续至少2天,最长不可超过1个月。然而,重点是皆必须造成病人在社会、职业及其他重要功能上的重大负面影响。

可能的症状,包括强烈恐惧、无助,会不断回想到事发当时的种种情形,甚至反复梦见;容易触景生情,一点小事就会刺激当事人回想到该创伤事件;会不断避免想到该事,并且不愿意再去谈到或回顾当时感受;能够避免跟该创伤有关的活动就避免,甚至某些与该创伤有关的重要记忆会丧失;觉得自己与周遭的人事物失去关连,觉得对未来无望;其他的,包括过度警觉、难以入眠、容易生气、无法专心、容易受到惊吓。

创伤后压力疾患的病人有三分之二都会合并有诸如忧郁症、物质滥用、焦虑疾患,或躁郁症等等其他精神疾病。而目前药物上的治疗,主要以抗忧郁剂为主,如现今主流的“选择性血清回馈抑制药物”(SSRI),被认为是治疗创伤后压力疾患的第一线,传统三环抗忧郁剂与新型抗忧郁剂也占一定位置。

心理治疗上,主要采取“危机介入”方式。如采用暴露疗法,让病人接触与该创伤有关的影像或境况,让病人得以因反复接触而不再对该事件反应强烈。也可以教导病人压力处理技巧或放松技巧,用认知方法让病人了解如何面对及处理压力。

精神科的相关症状常容易令人对号入座,与其怀疑自己或亲友正有类似疾病而惴惴不安,不如及早寻求精神科医师专业的诊断或治疗。而非仅止于凭借所谓的自我意志力,以便走出创伤造成的阴影,重新面对自己的生活及未来。

本文由荣总人电子周报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