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学者吁改善台湾新闻媒体生态 找回专业本质

人气: 2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3日报导】找回新闻专业本质专题(一)(中央社记者刘嘉韵台北三日电)台湾的电视新闻频道数量多,在商业竞争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往往为追求收视率,牺牲了新闻品质,造成政治口水、八卦新闻满天飞,阅听人也被迫每天暴露在这些无关民生或公众利益的讯息中,传播学者一致呼吁应改善台湾新闻媒体生态环境,找新闻专业本质。

淡江大学大众传播学系助理教授魏玓指出,窥探他人隐私的八卦新闻成为当前台湾媒体报导的焦点,显见台湾媒体品质达到崩盘地步,新闻价值观全面沦丧,除了商业利益,新闻已没有其他专业标准可言,这种情况如果越演越烈,将让台湾新闻学教科书面临改写的地步。

魏玓说,新闻媒体微利竞争,却把责任转嫁给观众,认为播报八卦新闻是提升收视率的良药,令人感到十分悲哀,除了媒体要自我反省,政府也应考虑媒体环境已达到亟需改革的局面。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所长胡幼伟指出,台湾新闻媒体走到如此局面,是市场结构下的悲剧;商业电视台靠广告收益维持运作,但台湾面积不大、人口有限,广告主也就只有那么多,演变成“微利竞争”的状况。

胡幼伟说,电视台为提高收视率,吸引广告主购买广告时段,不得不挖掘一些具有刺激性的故事,当作新闻来报导,以满足消费者的偷窥欲与好奇心,长久以来,新闻的专业性与功能性失焦,而这些无关社会大众利益的事件长期占据新闻版面,八卦事件也一再成为新闻焦点。

他说,造成这些恶质现象的主要因素,还是台湾的新闻媒体太多了,市场有限,但商业利益的“饼”只有固定大小,电视台面临“吃不饱饿不死”的阶段,但又无法要求电视台关掉,电视台只好依赖荒谬、光怪陆离的事件,刺激观众的收视率。

胡幼伟说,新闻媒体一再藉由这样的手法刺激收视率,不但赔上新闻专业,也让新闻越来越肤浅,这是相当悲哀的一件事;新闻媒体应该走出八卦迷思,从新的角度找回新闻价值,例如从与社会民生相关的议题着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让民众了解与他们生活相关的议题。

他举“劳退新制”为例指出,大部分媒体处理这则新闻时,只是简单介绍政府即将实施的政策,却没有花时间做出让民众都能了解的新闻讯息;因为劳退新制比较复杂,新闻挑战度较高,因此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分析处理,但比起口水、八卦事件,这种新闻才值得新闻工作者深入探讨分析,报导让社会大众了解。

  胡幼伟说,公共利益讯息与八卦消息的刊播应有所区隔,台湾新闻媒体应尽早走回新闻专业的本质层面,否则只有一再向下沈沦,最后将丧失公器作用与公信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