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让中国崛起问题更成为美国关注焦点

标签:

【大纪元6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琳纽约二十七日专电)美国媒体披露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准备以高价收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这项并购案更引发美国各界对于中国崛起影响的讨论,华尔街日报的一篇分析更从历史的角度评析对美国的利弊。

分析指出,在许多美国国会及国防部人士看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能意味,为了竞争全球经济及政治领导地位,美国和中国迟早会发生冲突。然而,也有不少企业界及学术界人士持不同的看法,认为财富增长及国际经济关系的加强会使中国更民主,甚至成为一股全球的安定力量。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教授布莱德.德隆就以一八四0年代美国与英国在经济方面的竞争为例,指出在双方竞争已近于剑拔弩张的情况下,英国选择相互包容,所以可以共荣互利。他认为,如果中国了解到这一层,世界的安全会更有保障。

不过,历史上大国经济竞争导向战争的例子也不少,二次大战前,德国与英国之间以及美国与日本之间的经济竞争都曾为冲突埋下伏笔。

南卡洛莱纳州大学的政治学教授凯瑟琳.芭比瑞指出,双边贸易愈频繁的国家,发生摩擦的可能性愈高。此外,贸易累积的财富也可能被用来整军建武。她表示:“我们正提供中国建立一个非常强大武力的力量。”

她指出,目前中国的发展其实很难予以定义,一方面它寻求以市场基础的经济开放,希望借着外贸及外来投资提升经济;另一方面,中国却仍是一党专政的国家,并且与美国之间在战略上有诸多冲突点。

自从一九七0年代美国开始对中国开放以来,历任美国政府都在到底应把中国视为朋友还是敌手之间取决。近年来美国对中国贸易的钜额赤字难免也产生一些政治效应。如今中国积极在全球寻求能源,更引发美国政界的关切。

  美国国防部预定在下周公布的一项中国军力评估报告也许会列举出一些可能与中国发生冲突的状况。美国军方看中国的崛起,和财经界有截然不同的观点。

加州智库“兰德公司”的亚洲专家查尔斯.渥夫指出,即使在中国大陆,人们对于中国经济力的扩张及武力的现代化也有不同的期待。虽然有人强调“和平崛起”,也有不少人视中国的发展犹如二次大战前的日本及德国。

他指出,虽然国与国之间经济上的互动有助于防范武力冲突,却不见得是必然。一九二0年代,日本的文人政府鼓励民间与欧美经贸合作以提升国家技术水准,而业界也是相当倾西方的。但是,这些倾西方的业界精英却无力阻挡军国主义及帝国主义的浪潮,而承受不景气的广大农业人口也成为军方稳定权力的基础。

相关新闻
美欧将进行战略对话  因应中国崛起
纽时提警语 中国崛起 美应调整政策
南韩最大船厂船坞客满 繁荣中忧心中国崛起
美防长:中国无外部威胁加速扩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