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闻界面临寒冬

标签:

【大纪元8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吴协昌曼谷特稿)泰国媒体目前正面临寒冬。苏萍雅(Supinya Klangnarong)与泰国邮报遭新集团控告的案子仍在审理当中;泰国新机场公司又因为曼谷邮报的错误报导,提出诉讼;同时泰国政府也以泰南局势紧张为由,制定紧急行政处理法,监视媒体发行,更令泰国媒体忧心忡忡。

  自戴克辛于二00一年上任之后,泰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就愈来愈紧张;苏萍雅在二00三年接受泰国邮报采访时,因为指出戴克辛上任后,戴克辛拥有的新集团获利倍增,而遭到新集团控告,要求四亿泰铢(约一千万美金)的赔偿,引起各界关注。

  苏萍雅的案子目前正在审理,为了捍卫新闻自由,许多外籍友人都愿意出面作证,不过新集团方面却以翻译人员难寻为由,拒绝外籍媒体作证。

  泰国曾经被认为是东南亚地区最具新闻自由的国家,不过如今看来,似乎不是这么一回事;苏萍雅的案子仍在审理中,而内阁却在上个月以泰南局势紧张为由,径行通过紧急行政处理法,赋予总理监听媒体、停止媒体发行的权力,此举引起泰国媒体一阵哗然。

  紧急行政处理法是泰国政府打压新闻自由的另一项明证,该法颁布之后,就引起舆论的强烈关注,并且被质疑有违宪之虞,在野党甚至扬言要求释宪,然而泰国政府只是一再强调这是让泰南局势稳定的方法,并未直接回应质疑,仍然决定实施三个月,招致许多批评。

  如今又发生泰国新机场公司控告曼谷邮报案,并要求高达十亿泰铢的赔偿,与苏萍雅案的作法几乎如出一辙,同样是以高额的赔偿金额恫吓媒体,意图造成寒蝉效应。

  曾获得麦格塞塞奖的菲律宾新闻研究中心执行主席柯洛妮尔(Sheila Coronel)就指出,泰国政府意图控制媒体的趋势相当明显,除了提出诉讼、要求高额赔偿外,还包括了以广告预算威胁媒体报导,和以媒体经营权干涉新闻内容等。

  亚洲法律资源中心的奇斯曼(Nick Cheesman)也认为,苏萍雅的案子,不仅仅对新闻界造成寒蝉效应,也将使得人民表达自由的权力受到威胁。

  国际拥护表达自由团体的蒙德尔(Toby Mendel)以曼谷邮报的例子指出,新机场公司以形象遭到破坏为由,提出高额诉讼,以重拾形象,但事实上,这起诉讼一旦传到国际上,新机场公司形象才真正受到破坏。

  东南亚记者协会主席罗比(Roby Alampay)则强调,泰国政府应该展现出不畏惧质疑的决心,而曼谷邮报的道歉启事,也证明媒体的良知与自制,泰国政府的兴讼,意图以此做为训练媒体的资源,只是赤裸裸的展示出泰国政府对新闻自由的粗野以及无知。

  罗比指出,泰国政府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必须更加开放与透明化,承认自由与开放的媒体社会,是民主进步与发展不可或缺的过程。

相关新闻
消息:智囊团为川普2.0铺垫 承诺深化日韩关系
麦当劳推出两款素食冰淇淋 粉丝:非常美味
以色列与真主党关系紧张 美攻击舰前往地中海
拜登川普首场辩论 观众人数少于2020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