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邦:把大学还给社会


就“卢雪松停课事件”迟到的言说

王德邦(北京)

【大纪元9月14日讯】吉林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卢雪松女士,因在课堂教学中播放胡杰先生拍摄的《寻找林昭的灵魂》一片,并在讲课中有传播““自由”、“正义”、“美”与“善”。” 的倾向,被学生中的个别入党“积极分子”告发,以致被校方勒令停课。这事引起知识界的哗然,网上声援卢雪松之文云涌,从而演化为一次影响广泛的“卢雪松停课事件”。

  事件发生以来,我一直想对此说几句,但因自身为生计奔波,无暇静下心来疏理思绪,以致一拖至今。而今看到日渐稀落的声音,感觉这事似乎就此过去。根据多年来在中国大地所发生的各种事件来看,当局总在造孽引起公愤时龟缩噤声,待群情激昂过后,侵世人不注意间操刀舞剑,最后结结实实地算足秋后的账。可以想见,随着社会对卢雪松事件关注的冷却,清算的结果也在一步步逼近。在此我深感没有等待的理由了,若再不发点声,也许再后就没有发声的机会了。

  我以为“卢雪松停课事件”本质上就是一场大学讲台争夺事件。它直接关系到大学讲台应该作为思想宣讲、学术交流、知识传承的平台,还是作为思想划一、政治教化、党旨宣读的教台的问题,而对这问题的回答也就注解着大学是什么,属于谁。

  卢雪松正如其信中所言:“只是一个企盼社会进步、政策开明、文化昌荣的年轻公民”,到大学任教后“深深感到学生们创造力的萎缩、责任感的丧失与人文关怀的缺位”。她“在一个迷恋整齐划一、恐惧活泼生动的文化环境中”,“只有承担启蒙的责任,锻练清醒的心智,激发创造的激情。”她信守“一个优秀的艺术工作者必是一个真实的人,清醒的人,坚定的人;一个对未来有理想、对现实有反省、对社会有责任的人。”她以为“对于真实的历史与现实,要敢于面对,这是良知;要作出自己独到的判断和抉择,这是智慧。—-教育不是灌输和愚弄,而是师生共同的探索,共同的成长”。她追求“有勇气和智慧听从内心召唤,堂堂正正做人。—-要尽自己的努力,和学生们一道,探索回归真实之路。—-出于良知与做人的准则,在大多数人平庸地选择了苟且时,”卢雪松“选择了让灵魂自由地站起来。”她“经过数年实践,亲身见证了同学们能力的提升、思维的解放和性灵的绽放”。她教学中的“倾向性”“只是“自由”、“正义”、“美”与“善 ”。”

  凡读过卢雪松给她院党委书记的信的人,对她那心灵的剖白,那良知的呐喊,都会引起内心的共鸣。然而就是这样对学生真诚的诉求,对民族赤子的忠肝,对艺术痴心的努力竟换来被入党积极分子告密,被院党委认定教学所用的“材料存在思想问题”,竟而被勒令停课的命运。甚至可能更坏的结果还将降临。

  一个“选择让灵魂自由地站起来”的卢雪松,何以招致如此的厄运?这说明这个社会是不允许灵魂站起来的!

  卢雪松事件从缘起是入党积极分子告密来看,告密显然是表现积极的、被党认可且鼓励的一种形式,虽然这可能不是入党的惟一途径,但确实是有效的途径! 接到告密者的院领导,他们显然是相信这种告密,并且以此为依据来作出处理决定。从告密到作出处理都是在秘密中,事先没有面对面的交流,更没有心对心的探讨。事件无论告密者,还是最后作出处理决定者,都似乎是个人到几个人的事,但他们都是声言对组织负责的,并且是堂皇地代表组织的。正如许多学者所分析的,无论告密者还是决定者,他们未必就真心地认为卢雪松所讲的课有什么错的、危害社会的、有违师道的东西,甚至他们很可能还从内心认为她是对的、有益于民族的、有益于学生的,但尽管如此,这并不影响告密者的选择告密,处理者的停课处理。为什么?因为告密标准本就不是对错,而是表现积极,是获取组织的信赖,是捞取自己的晋升资本;当然处理者也不是立足是非,而是有人告密就应该作出处理。立足在告密上的决定,一是基于对告密的认同,包括对告密行动的肯定与告密信息的确信;二是对告密的恐惧,如果接到告密而不作出迎合,那自己就有可能面临被告密,自己就会被视为被告密的同类,接下去就会面临工作问题,升迁问题,为了标示立场,亮明态度,处理被告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简单的,看似个人甚至偶然的事件,其实深刻地描画出一张掌控大学的魔掌。告密者的告密与单位领导的处理正是这个组织运转的必然程式。

  通过卢雪松事件,我们可以看出从告密的发生,到组织的处理,陈述着中共集团对大学教师裁决的标准—-一切对本党统治有利的就是好的,该留的;一切不利于本党统治的就是坏的,该除去的。如果说告密与处理还不足以代表组织,或一部分人仍觉得是个体的行为,那么当停课事件被呈上社会并引起知识界的强烈呼声时,我们要相信拿着纳税人钱的组织,甚至它的最高层是明白地掌握着这种动态的。在他们掌握这种动态而沉默时,这就是对告密与处理行为的首肯。如果说一条狗在咬人时,这是狗的本性。当豢养狗的主子在事件发生后却不管束狗,并不给被咬者一个交代,那这个事就不仅是狗咬人。显然,狗的放纵,恰是主子的纵容,甚至说是主子的指使。这里的矛盾显然就不是狗与人的矛盾,而是人与狗主的矛盾。诚如卢雪松所言她触犯了某种潜规则,而这种潜规则就是某组织对大学讲台的设定。

  大学的本质本应是文明的传承。吉林艺院无疑也承担着这份责任。还可以肯定的是吉林艺院靠纳税人建立,也是靠纳税人供养。既然如此,无论从大学的本质,还是从吉林艺院的来路,都决定着吉林艺院应该对社会负责,对人负责! 然而从卢雪松寻求“灵魂自由站起来”而遭停课的命运,我们看到大学不是社会的、纳税人的,而是中共组织的!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悲哀地看到中国没有教育,只有奴化;中国没有大学,只有党校!在一个誓将所有大学固化为党校的国度,卢雪松追求作个大学老师,命运就只有被停课。在大学没有独立的社会,大学教师就不可能寻得灵魂自由的站立。

  所以,今日我们在悲叹卢雪松命运的同时,更该看到大学的不幸命运。在争取卢雪松灵魂自由站立的同时,我们更要争取大学的回归社会,回归人类! 同样,在大学没有逃离奴役的情况,我们就别指望大学教师灵魂的站立。

  就此而言,捍卫卢雪松灵魂的站立,就是捍卫大学的精神!

  在此让我们齐声呐喊:把大学还给社会!

转自《议报》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王德邦:历史的抉择
王德邦:是继续沉默?还是奋起抗争?
王德邦: 侵权有理 维权有罪
王德邦:此刻我拒绝宽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