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太空奈米钻石可能是神秘星系红光源

人气 5
标签: ,

【大纪元1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十三日电)中央研究院原分所张焕正和天文所郭新两位研究员合作,在实验室内模拟外太空条件,创造出萤光奈米钻石。

萤光奈米钻石经过黄绿光照射后,会发出红色萤光,这些萤光的光谱与太空中的大红射线相似,因此推断奈米钻石极有可能是大红射线的重要来源之一,解开科学界之谜。

中研院表示,1999年一组法国天文学家,根据中研院原子分子研究所研究员张焕正等研究团队所发表的红外线光谱,在蝘蜓座和金牛座黑暗星云内的两颗星中,发现太空钻石踪迹。

张焕正与郭新今年在美国天文协会会议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指出太空奈米钻石极有可能是神秘的星系红光来源。如果星系所发出红光,真的来自奈米钻石颗粒,代表着太空中的钻石无所不在,这项有趣发现,获得美国天文协会重视。

中研院指出,神秘的星系红光,即所谓的大红射线(extended red emission),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星云及银河外星系的漫射红光,它的起源是天文学上长久以来未解之谜。

科学家认为红光是固体受到光激发后所产生萤光,如同萤光灯管发光原理,亦即恒星所发出蓝光或紫外光,是藉由某种固态物质的吸收及转换而产生红光。

在银河系里,有固体颗粒的地方都可观察到大红射线,因此这种神秘的固体,一定广泛地存在于宇宙中,至于是何种固体,一直没有定论。

张焕正与郭新的最新研究结果揭开固体之谜。为模拟外太空的条件,在实验室中先以中研院物理所高能加速器产生的质子束轰击奈米钻石,制造晶格缺陷。接着以摄氏800度高温加热,退火后得到萤光奈米钻石。

当这些钻石微粒受到黄绿光照射时,会发出红色萤光,研究团队发现这些萤光的光谱与太空中所观察到的大红射线非常相似。大红射线最早是在麒麟座中的恒星HD 44179附近发现,随后又在天鹅座的行星状星云NGC7027中发现类似谱线,这两个天体都富含碳元素。

而钻石是由碳原子组成,研究团队推测,钻石极有可能是大红射线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团队认为奈米钻石颗粒应是在老旧恒星的周围出生、长大,受到宇宙风吹拂而在星际间旅行,它们穿过星系时,恰巧吸收恒星所发出漫射光而放出璀璨红光。

中研院说,太空奈米钻石粒径很小,需要排列1 千颗以上才等于人类头发宽度,30兆颗以上才等于半克拉钻石戒指重量。据天文学家估计,仅在蝘蜓座附近,钻石总重量就有10的21次方公斤之多,约为月球百分之一重量。

相关新闻
欧盟伽利略卫星 今升空
乔治·克鲁尼旧爱重燃 与刘玉玲车内亲热
叶璇自曝干爸是富豪 为宣传赞助钻石首饰
南韩人气天王Rain抵台  捐善牧基金会门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