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愈感艰难 还能快乐吗?

人气 21
标签:

【大纪元1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飞,石玲综合报导)现代人的生活比十年前复杂很多。更多的人感到生活上的艰难。那么他们还能快乐吗?

现代人生活多磨难

《今日美国》(USA Today)近日报导,芝加哥大学全国舆论研究中心(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对人生活上的不顺进行了一项新的研究。他们调查了1340位成年人,发现在2004年这些受访者在生活中的磨难比上一次调查-1991年更多。

在所有受访者中,生活中至少有一次明显磨难经历的人数,其比例从88%上升至92%。人们面临最多的问题包括:遭受更多的疾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上涨的账单、失业、和伴侣关系破裂。

但有一个进步的现象﹕受访者与犯罪和法律有关的磨难减少了。

那些承认自己生活中存在磨难的受访者被询问了约60个问题,他们每个人也可列举两个其它的问题。发表这项研究的汤姆.史密斯(Tom Smith)说,对这些问题用统计的方法衡量并使用一个方程式,就可以把生活中的磨难进行比较。

研究中列举的一些问题比仅是单一的麻烦事更为复杂。例如,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人数,比例从1991年的7%上升至2004年的11%,没有医疗保险的人从12%上升至18%,与伴侣关系破裂的人数上升了一倍(4%至8%)。

但大家不应为生活中的磨难而丧失信心。维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乔纳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说:“痛苦的经历不是使人们不快乐的必要因素。快乐与我们生活中的经历关系并不大…生活中的磨难可能会令你伤痛或感到沮丧,但它们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糟糕而持久。”

这是可以理解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本来就是顺境和逆境不断出现,顺境带给我们畅快喜悦,逆境令我们哀伤忧愁。要是这样的话,每一个人应该都差不多,大家都应该是忧喜参半。但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愁容满面,有的人又总是笑容可掬呢?显然痛苦的经历并不能决定我们快乐与否。

海德特表示,快乐是独立的个体,就像大脑中的一个恒温调节器,它的恒温基点由遗传因素决定。由于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使我们都在基点附近上下起伏。然而无论生活的顺逆起落如何动荡,人们总是会设法调整心境,重回这个恒定点。

对“快乐”的研究

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新兴的一门心理学,于1998年由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所创,目的在研究如何生活的快乐、成功与有意义。因此正向心理学或许可以简称为“快乐的科学”。

正向心理学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最能让我们感到快乐?研究结果可能会令人感到惊讶﹕财富、学历与青春对快乐的帮助都相当有限;婚姻的影响好坏参半;倒是宗教信仰与亲情友谊,才更能让我们快乐。

伊利诺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爱德华.迪纳(Edward Diener)的研究发现,只要基本生活无虞,额外的收入并不能带来多大快乐。良好的教育与高智商对快乐的提升也没多大帮助。年轻也不保证快乐,美国疾病管制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廿到廿四岁的年轻人情绪低落的时间,还比六十五到七十四岁的老先生老太太长。

另一方面,宗教信仰确实能鼓舞心情,但是却很难判定究竟是神佛的效应还是宗教团体。亲情与友谊也能带来快乐;迪纳与塞利格曼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参与研究的大学生中,最快乐与最不忧郁的10%学生,他们明显的共同特征就是都有亲密的朋友与家人,并花时间与他们共处。迪纳结论说:“想要追求快乐,就应该培养社交技巧、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与人际支援 (social support)。”

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快乐》(Authentic Happiness)一书中指出,快乐是由三项要素构成:享乐(兴高采烈的笑脸)、参与(对家庭、工作、爱情与嗜好的投入程度)、意义(发挥个人长处,达到比我们个人更大的目标)。三项要素之中,享乐带来的快乐最为短暂。塞利格曼说:“这一点值得大家注意,因为有太多人以追求享乐为生活的目的,但是参与和意义却远比享乐重要。”

正向心理学也认为人的快乐基点可以调整﹕人们可以藉由后天的努力,改变先天人格特质的快乐水平。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使我们更快乐呢?

快乐的具体招数

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家桑雅.吕波密斯基(Sonja Lyubomirsky)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八项具体可行的做法:

一、心存感激:
每周记下三五件令你感恩的事件。这些可以是俗事(你的牡丹花盛开了),也可以是更具意义的事(小孩开始学走路了)。保持鲜活,内容愈常更换愈好。

二、时时行善:
可以是随机的(排队时,让赶时间的人排你前面),或有系统的(每周日固定送晚餐给老年邻居)。对朋友或陌生人行善,会让自己感觉很慷慨、很有能力,也会赢得别人的笑脸、赞许及仁慈回馈。这些都会让人感觉快乐。

三、品尝乐趣:
多注意美好的事物,例如草莓的甜美、阳光的和煦。心理学家建议,不妨将快乐时光如照相一般“印存脑海中”,在痛苦时回味。

四、感戴良师:
如果有人在你的人生十字路口予以指引,要赶快致谢。越详尽越好,最好是亲自答谢。

五、学习宽恕:
对伤害与误解你的人,就放下怒气与怨恨写封信给对方表示宽恕。无法宽恕他人会让自己停在积怨与心怀报复上,宽恕则能让你继续前行。

六、爱家爱友:
对生活满意与否,其实与钱财、头衔、甚至健康关系不大。最重要的因素是坚固的人际关系。多花点时间与精力在朋友与亲人身上。

七、照顾身体:
睡眠充足、运动、伸展四肢、笑口常开都可暂时改善心情。经常如此会让你对生活感到满意。

八、逆境自持:
人生不免有难。宗教信仰可助你度过。不过一些非宗教的日常信条也行。例如“事情总会过去。”、“任何击不倒我的事,会让我变得更强壮。”关键在于,你必须相信它们。

资料来源﹕USA Today, Time Magazine, American Psychologist。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新竹仁爱启智中心打击乐团展现天使乐音
希望树数来宝
李家同:大作家的梦想
彰化世界卡通博览会今在花博公园开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