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一切为了奥运

标签:

【大纪元11月29日讯】(BBC中文网中国事务特约撰稿人张家文11月27日报导)

昂贵的“演习”

中非论坛期间,向来拥堵不堪的北京竟然一下子变得畅通无阻。在交通高峰期,北京市内最为繁忙的几条公路竟然没有堵车,这在平时几乎是无法想象的,而北京市政府竟然做到了。

但是他们也为短短几天的畅通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比如北京市政府只允许两成的公务车可以开上公路,而很多重要的道路都做出了严格通行限制,外地的车辆甚至被禁止在中非论坛期间进入北京市市区。为了防止大规模的拥堵和人员聚集,大型的旅游和演出也被禁止。

为了维护治安,走在北京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执勤的警察,还有武装警察,也许这样仍然无法让官员们放心,于是他们还找了很多普通的居民担当巡逻员。

当时不少网民在中国国内的一些论坛上质问:为了几天的国际会议,这么做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不过北京市的官员已经进行了解释,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年多之后的北京奥运会进行的演习。

奥运会是“政治任务”?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北京市政府来说无疑是一次从未有过的挑战,中华帝国的首都的市政建设、接待能力、安全保障能力都将受到一次严格的检验。而在中国官员的眼里,奥运会的挑战远远不仅仅是这些。

从中国领导人关于奥运会的讲话中就可以发现,奥运会更是被看成展示中国国力,促进这个古老的国家更进一步开放的机会等等。这些沉重的意义叠加在一起,使得北京奥运会也变成了一项“政治任务”。

这种为一件看似与政治不相关的事情添加沉重的政治意义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在中国加入了WTO的时候,尽管在一些人看来中国政府做出的让步太大,甚至伤害了中国的一些产业,但是在中国领导人,甚至很多学者看来,加入WTO将使得中国完全融入世界体系,而不再可能回到毛泽东的时代。这在他们看来,显然是值得的。

他们能够得到什么

如此重大的意义,也许让北京市的官员有些过于紧张了。很早之前,奥运会就成为北京市政府最为重要的工作,他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多。

有一些付出给普通市民也带来了不少好处。比如为了申办奥运会,北京市花了非常多的金钱和精力去治理环境,后来还忍痛将纳税非常多、但污染也非常严重的首都钢铁公司的主要工厂迁到了别的地方。很多在北京居住了很多年的老市民都感叹这几年北京的自然环境好了很多。

而另外一些做法却给人恰恰相反的感觉。比如前段时间,北京市政府表示在奥运会期间,将“劝导”在北京从事建筑工作的近一百万农民回到他们的农村。对于从事废品收购、小规模美容美发这种工作的人将进行“控制”。而如果外地人在这个期间进入北京市,甚至需要至少是县级政府开出的证明。这个消息一报道出来,一下子引起了非常大的反映。

很多人都气愤地说这个奥运会根本不属于老百姓。尽管后来北京市政府立刻对自己的说法进行了纠正,但是这件事情显然也告诫中国的官员们,把奥运会过分看成“政治任务”,也许将会使自己陷入非常糟糕的处境。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更高层面的一些情况是可以预见的,为了奥运会能够顺利地进行,中国政府显然绝对不会在2008年之前进行大幅度的政治改革。稳定将会继续成为最大的政治追求,至少在2008年之前,大陆会尽可能维持台湾海峡的安定。

在国内,则将会继续加强控制能力,比如对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力度。如果把这些成本都算上,真不知道中国是不是为了举办奥运会而付出最多的一个国家。不过真的希望奥运会留给中国的,千万不要仅仅是几座漂亮的体育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透视中国:贪官读什么书?
透视中国:中国贪官读什么书?
透视中国:“结婚大年”中的离婚潮
中国“结婚大年”中的离婚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