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时报》主编突遭降职是因言获罪?

【大纪元2月11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采访报导)继《新京报》总编杨斌被解,《冰点》周刊遭整肃后,中国民政部主管的《公益时报》周刊主编陈杰人又突然遭到降职,他的降职是否也是《因言获罪》?

据海外的中文网站《博讯》网报导,中国民政部主管的《公益时报》周二版最近刊登了一篇文章,批评中国官方网英文版错误百出,文章认为这是有关领导不重视及官僚作风造成的结果。

时隔不久,该周刊主编陈杰人因为这篇批评报导而被高层降职为普通编辑。据说,官方有关部门认定这篇文章影响了中国的对外形象,因此向《公益时报》施加压力,将负责该刊物的主编陈杰人降职为编辑。

香港《开放》杂志执行编辑蔡咏梅女士说,中国官方的报纸现在为了盈利,常常办一些周刊或副刊,为了吸引读者,编辑往往会刊登一些民众关心的社会问题,这就会触及一些敏感问题。

蔡咏梅:有些其实不是敏感问题,就你刚刚提到那个问题,他说网站错误百出,我觉得这个在现在来讲,其实不是什么敏感,只不过就在当局的意识里面,媒体就是一个宣传工具,就是我的喉舌,你不能倒过来指挥我,所以只有我才能指挥你,我叫你讲什么,你就讲什么,而且你居然讲到我头上来,挑三挑四的,意思就是我不能接受。

尽管《公益时报》总编刘佑平否认陈杰人的降职与批评政府英文网站的文章有任何关系,但该报周刊主编陈杰人本人在接受海外媒体采访时表示,批评政府网站的文章和其他一些文章被高层认为是在舆论导向上出了问题,这才是他遭降职的真正原因。

香港《开放》杂志执行编辑蔡咏梅女士说,中国政府最近对某些新闻媒体进行整肃是担心国内一些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会失控。

蔡咏梅:胡温上台以后,因为中国社会动荡,问题很严重,虽然中国经济现在发展好像很高,中国的财富好像也增加了,但是社会危机非常的严重,现在中国的繁荣其实是非常肤浅的表面的。所以当局有很深的危机感,它们就很害怕在媒体中间,由于讯息暴露出什么问题,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然后冲击了它的政权的稳定性。

贵阳的时事分析人士曾甯说,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为了限制新闻媒体的监控能力,提出了媒体不能异地监督的要求,他指出,当地媒体很大程度上控制在地方政府的手中,往往不敢报导地方上的各种腐败现象。

曾甯:做为贵州地方的报纸,它直接受到贵州地方政府的领导,它肯定要受到贵州地方政府的整肃,贵州地方政府往往是千方百计的不允许贵州地方的报纸报导本地区的一些黑幕。这样子的客观情况就形成了所谓的传媒对异地的一些黑幕的披露、对异地一些不公正事件的报导。比如说我贵州的报纸报导发生在广东或者发生在湖南、四川的一些黑幕,一些不公正的事件。

曾甯说,过去有段时间,曾经有一些新闻媒体对外地的一些腐败现象进行报导,这使一些地方政府十分恼火。

曾甯:中国社会可能在进入这样一种突发性事件越来越多,民众群体性的事件越来越普遍,整个中国社会和中国当局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的这样一种形式上面,它们非常的担心,传媒可能对某些事件的一些报导,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一种变化,会引起整个民众情绪的变化。

贵阳的时事分析人士曾甯说,中国政府限制新闻媒体对土地纠纷及警民冲突事件的报导,不仅不能缓解这些社会矛盾,反而会导致这些矛盾的更加激化。他认为,如果老百姓不能向媒体申诉冤屈,他们有可能会采取更加极端的模式来表达他们的不满。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没有了冰点的残冬,离春天不会太远了
微软受国际压力改变删除博客做法
美四信息产业公司不出席国会听证
美人权组织痛批网路商协助中共当局控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