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小儿罹患先天性巨结肠症 常被误诊单纯便秘

人气: 5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郝雪卿台中市十三日电)一名男婴出生后三个月来便秘又泄粪,大便积得腹部鼓胀,以为是肠胃问题而当了三个月的药罐子,经澄清医院小儿外科主治医师林雨利诊断结果,证实是罹患了先天性巨结肠症,一段直肠不长神经节细胞,因而得不到解便讯息,使得粪便找不到出口。

一名男婴出生后,每次解大便都状似拉肚子,三个月来都以肠胃问题治疗,不但症状未获改善且腹胀如鼓,经小儿外科详细检查并做直肠切片检验,赫然发现直肠壁缺乏神经节细胞,是典型的巨结肠症,让男婴受尽解便之苦。

林雨利表示,罹患巨结肠症的新生儿会出现状似拉肚子的现象,是因为便秘造成肠内粪便结成硬块堆积在肠道下方,而肠道上方新产生的粪便富含水分,就随着粪便硬块间的空隙流下,其实不是拉肚子,而是泄粪。

这名男婴经三阶段手术后,目前解便已恢复正常,第一阶段先为男婴开一个人工肛门,将含有正常细胞的肠段拉出腹部,让粪便找到出口;第二阶段于半年后切除没有神经节细胞的肠段,将正常的直肠往下接合;第三阶段手术是于六星期后,再将人工肛门关回腹内。术后需进行长达六个月的扩肛训练,手术是治疗巨结肠症的唯一方法。

林雨利指出,巨结肠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在胎儿发育期间不明原因使直肠有一段肠壁不长神经节细胞,导致肠道丧失蠕动功能,造成排便的困难。

林雨利认为,新生儿的罹患率约五千分之一,男女的比例约三比一。其表现的症状多有肠阻塞现象,有时会有含胆汁的呕吐、腹胀、便秘、泄便等症状,父母应细心观察婴儿的解便情形,以免宝宝罹患巨结肠症而不知情,如延误治疗有可能终生要使用粪袋才能排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