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医疗成中国致贫首要因素

标签:

【大纪元2月16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采访报导)据中国《南方日报》日前报导,“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近日合作完成的《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显示:供孩子读书和家里有病人,被城乡贫困老百姓认为是导致自身贫困的最重要的两个原因。而令人意外的是,自认贫困的城市人口比例要高于农村人口。

《南方日报》的报导说,这个题为《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南通8个大中城市,和不同省份的 7个小城镇及其周边农村,被调查的共4,128人,其中城市2,118人、小城镇1,140人、农村870人。当接受调查者被问及,他或她自认为其家庭生活水平如何时,大多数及六成的人回答说是“一般”。

在中国,尽管城市居民的收入明显高于小城镇和农村居民,但城市居民中自认为贫穷者的比例却是最高的,为21.4%;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为19.4%;小城镇只有14.9%。自认为富裕的城市人只有17.4%;而自认为富裕的小城镇居民达到26.7%,是3个群体中最高的。

这印证了一个道理,所谓贫富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心理感觉,是通过与邻居、同事等周围人进行比较而得出的相对结论。目前在中国,小城镇居民的这种心理感觉明显要优于城市和农村居民,而实际收入最高的城市居民心理感觉却是最差的。

调查显示,在自认为贫穷的群体中,认为导致家庭贫困的头号原因是教育花费高。无论是城市、小城镇还是农村的贫困群体,均有近一半的人认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是造成自家贫困的原因。特别是在农村,教育花费成为最大的家庭开支。

在2004年10月到2005年10月间,在有孩子就学的农村家庭中,子女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32.6%;在城市和小城镇家庭中,子女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也分别达到了25.9%和23.3%。

贫困居民的第二大负担是医疗费用,这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有近四分之一的农村贫困居民认为“家里有病人”是造成自家贫困的原因。在2004年10月到2005年10月间,农村家庭的医疗花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为21%,明显高于城市的7.9%和小城镇的9%。

“国际透明”组织的亚洲事务专员廖燃指出,中共政权不应该使医疗服务市场化。

廖燃:“中国过去二十年里边它的医疗卫生行业也实行了改革,叫做“市场化”。说实在的,教育和医药行业的改革其实是不能完全市场化的。因为教育和医疗卫生它实际上最需要国家动用公共政策来支持的。”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也表明,目前在中国,一旦得了大病,平均花销在7,000多块钱;而不少农村家庭全年的纯收入也不过几千元,可以说一场大病就会让一个家庭陷入困境。

就此,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杨大力认为:“很多方面的机制有相当的问题,比方说医疗的问题,过去很多的保险都是通过单位提供的,农村过去的时候虽然保险相对少了,但起码有一个公费医疗。但现在就是说,过去的这些公共方面相对来讲减少了。”

调查发现,城市和小城镇居民均把“没有关系和门路”选为挣不到钱的最重要原因,排在第二位的才是“缺乏知识和技能”,这种思路耐人寻味。农村居民比较实在,选择最多的还是“缺乏技能和手艺”,排在后面的原因分别是“运气不好”、“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和“农作物价格低”。

《南发日报》的报导提议,看来,解决贫困问题还是要从教育和医疗这两个致贫的最重要原因入手,增加相关投入,采取措施,切实削减教育和医疗费用。中国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杂费的承诺就是这方面的重要措施。同时,政府也应加强知识和技能培训,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能力。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教育花费为中国家庭最大负担
中朝威胁上升 美在亚洲加强安全伙伴关系
印尼拟对中国商品征收最高200%进口关税
世界最大规模海军演习登场 剑指中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