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鸣:钱“进”中国 还是钱“烬”中国

适鸣

标签:

【大纪元2月21日讯】早期抢占先机偷跑西进大陆的台商,受惠于中共的优惠政策,尽管洋洋得意成功是不乏其人,但是钱财散尽、铩羽而归,甚至于身败名裂的更是居多。以深圳为例,2004年因为劳工问题而结束营业的台商超过700家,约占所有台商家数的二成。

企业追求利润,进行海外投资布局是很正常的,但是,企业要饮水思源,要“根留台湾”,将海外获利盈余汇回。台商海外获利却不愿意汇回来,国内自然严重缺乏资金,而阻碍台湾经济与整体产业发展,无怪乎台湾股市表现去年在亚洲敬陪末座。综观最近几年来台湾经济成长力道受阻趋缓,追根究底的主要原因就是台湾资金外流失血,资金大量流向中国市场。

国内上市柜公司争先恐后钱“进”中国,营运资讯不明,别有用心隐匿亏损的情形时有所闻,政府苦无落实有效管理之法。以电子厂商来说,海外投资绩效不佳,超过一半的海外投资均呈现亏损。

更进一步的分析,如果依据去年四月美国国会一项调查报告的推估台湾投资中国总计在二千八百亿美元,专家估计台商有六成放在海外第三地,也就是说台商资金滞留在第三地高达一千七百多亿美元。根据金管会统计,截至2005年9 月底为止,台湾上市柜公司赴中国投资家数计803家,钱“进”中国的厂商家数占上市柜公司总家数的73%以上,总累计汇出金额达四千八百六十二亿元,但汇回投资收益累计金额却则只有三百八十七亿元,不到汇出投资金额的8%。

台商不愿将盈余资金汇回,而宁可把获利盈余存在海外第三地,说穿了并不是真的为了避免资金汇回后产生“双重课税”的节税的问题,因为依照我国法令规定,台商将资金汇回后,若属于“分配盈余”,其在中国被课征的税,可以回台湾扣抵。其实,撇开一些为数不少居心不良的台商不谈,其主要原因有三:

一. 资金可以继续自由运用与调度,方便进行海外布局,也方便中饱私囊。盈余汇回台湾,日后若想再汇出,还得重新向经济部提出申请,手续繁琐徒增不便。

二. 企业资金汇进汇出,难免有汇差损失的风险。

三 为了规避现行 “台商投资金额不得超过净值40% “,万一在国内的公司净值并未上升,日后就不能再增加中国的投资。

根据上市公司在股市观测站所公布的讯息统计,上市公司中以电子类股汇出的金额最多,达二千二百二十五亿元,汇回金额为二百八十八亿元;汇回比例以橡胶类股最多,橡胶类股投资一百四十四点九亿元,已汇回三十七点一亿元;其中有电线电缆、玻璃、造纸、百货类四个类股汇回的金额是零。就个别公司来看,有十二家上市公司没有汇回半点盈余,包括电子公司、传产公司各居六家,大多是产业的龙头,总汇出金额超过五十亿元。

建兴电独占鳌头,汇出十亿元,汇回获利金额高达一百六十八点二亿,报酬率超过十五倍;第二名为飞瑞,汇出不到一亿元,汇回获利却超过三十八亿元,报酬率将近四十倍,却是投资中国获利最有效率的公司。这两家公司的获利总金额原远超越剩下的六百八十九家上市公司,绩优生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却也暴露了两个事实真相:其一是大陆绝对不是投资天堂,而是投资陷阱;其二是投资大陆的公司不可碰,风险高,深不可测,不管是栽在大陆的“人治”陷阱,还是栽在大股东的“黑心”陷阱,都会是叫苦连天、悔不当初的遗憾。

举资深老牌中化公司为例,据该公司公告资料,迄目前2006年1月为止,赴大陆地区投资总额计美金12,261,000元( 近新台币3.8亿元),投资总额占实收资本额之比率13.31%。最近三年度认列投资大陆损益分别为:94年度损失新台币2,983万元;93年度损失新台币3,455万元;92年度收益新台币412.8万元。其大陆营运曝露的警讯似乎也值得作一番探讨吧。

陞技电脑、手机厂大霸和生产面板基材的光电厂洪氏英,都曾经发生涉嫌掏空有转进中国、烂摊子留给台湾的嫌疑,套牢一堆缸子投资人。压缩机厂瑞智精密,去年也惊爆大股东涉嫌“伪造文书”蒙蔽主管机关及小股东,违规偷跑中国投资的情事。

台湾投资大陆受害者协会高为邦理事长以过来人丰富的阅历指出,台商投资大陆成功的比例仅1/13。根据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统计,存活下来的台商中仅有1/3赚钱,1/3在挣扎,1/3在赔钱。问题是赚钱的1/3到底赚的是多少钱? 赚的是什么样的钱?台籍干部离乡背井面对生命威胁,还有助纣为虐的嚣张布局七百多枚飞弹对着你的亲人和成长的土地威胁恫吓。难道不值得省思吗!

总结来说,“钱”进中国,毕竟还是钱“烬”中国,肥了中国的高官党干,肥了一大票居心叵测的大股东,害惨了几百万的小投资人,更苦了广大的2,300万人民。(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适鸣﹕艺术家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适鸣:真假中国之辨
适鸣:谁才是卖国贼
适鸣:丑陋的中国人来自何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