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澎湖六月起将禁采砗磲贝 全力保护天然资源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许耀彬澎湖县二十七日电)澎湖县政府农渔局长胡流宗今天表示,鉴于县境经济海域内所产的经济性螺类—砗磲贝因为滥捕导致逐渐枯竭,除由县府水产种苗繁殖场加速复育,并移入适当海域自主管理外,亦经报请农委会从今年六月一日起正式全面禁采,违者将依据渔业法相关规定处分。

因体态造型特殊,外套膜颜色瑰丽素有“海中玫瑰”雅称,并经华盛顿公约列为世界稀有海洋螺贝—砗磲贝,由于近年来渔民滥捕导致数量锐减外,甚至呈现逐渐枯竭的情况。澎湖县政府获悉并听取各界意见后,决议依渔业法订定有关规范措施,同时报奉中央核备。建议从九十五年六月一日起全面禁止采捕,希望维护保育砗磲贝这种海洋资源。

农渔局长胡流宗表示,据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郑明修博士提供的资料指出,目前全球已有纪录的砗碟贝种类仅有二属九种,在澎湖县海边常见的种类主要是长砗磲及鳞砗磲等二种,但族群数量以长砗磲最多。

胡流宗强调,由于砗磲贝属于定栖性生物且成长缓慢,依记录每年仅成长约二至三公分,大量采捕后已使族群数量锐减,体型则有小型化的趋势。特别的是砗磲贝的族群数量,可以作为珊瑚礁总体检的指标性生物,因此澎湖为落实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目前已成功利用人工方式进行保育和复育工作。

他表示,依据文献记载,砗碟贝外壳呈长卵形,具波浪状隆脊与鳞片,壳口有五处明显凹陷形状,像人手的五指一样,因此,当地俗话亦被称为“五爪蛤”离岛则有〈石老〉〈石古〉蛤和猫槽蛤的称法。壳口处裙状的外套膜,色彩会随共生藻种类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纹路与色彩,闭壳肌则可作为美味珍贵的干贝,常附着在珊瑚礁或海底岩穴中。

胡流宗说,砗磲贝的外套膜上因为拥有虫黄藻,可以用来行光合作用,也使得砗磲贝外套膜的色泽呈现多样化且漂亮,因此获得“海中玫瑰”雅称。尤其砗磲贝在一九三八年时华盛顿公约将其列为世界稀有海洋生物,而邻近的东南亚国家早期虽然也有大量采捕,不过现在也明令限制采捕和保护。

胡流宗表示,澎湖县政府将依渔业法相关规定公告砗碟贝禁止采捕、处理、贩卖或持有等事宜。为有效保护澎湖县珊瑚礁栖地,即日起至今年五月三十一日前列为宣导期,希望全县、民众配合政策并广为宣导。同时将由澎湖县水产种苗繁殖场加速复育,配合观光海上休闲活动,移入适当海域后,由村里自主管理赓续发展生态旅游,藉以提升产业价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