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生命力”以器度成就气势

专访台明将总经理林肇睢
采访撰稿/卓心缘摄影/林谷均
font print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鹿港人很热情!尤其在台明将公司感受特别深刻!一杯贴心的桂圆茶、满桌鹿港点心及员工们笑容满面的亲切问候,令人心生温暖和感动!

台明将公司自1998年起,连续8年拿下国际大厂IKEA公司8成的玻璃相关制品订单,2005年又推动玻璃产业群聚,联合15家玻璃加工厂在彰滨工业区形成玻璃加工专区,为传统产业根留台湾创下合作典范。今年3月中更与十家业者以“TGF(Taiwan Glass Furntire)台湾玻璃家具”的品牌在台北国际家具展中亮相,打造台湾玻璃家具王国的名号并推向国际舞台。

台湾玻璃家具领航地─台明将公司

务实踏实根留台湾

由小型玻璃加工厂成功转型成为国际知名玻璃大厂的台明将,引起了好几个国内、外学术单位及团体的注意与参访,希望找到台明将的致胜秘诀及核心价值,为什么这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公司,却有如此的号召力?眼前这位看起来很像邻家阿伯的林肇睢总经理,又有何独特魅力,让业界尊称为玻璃加工业界的大哥大?

台明将前身─“信利行”成立于1943年,是一家由林将泉先生和其先母经营的家庭式玻璃制镜行,在光复初期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林将泉先生戮力于南北奔波收购玻璃为制镜原料,拥有原料,就等于掌握资源,“信利行”自然比同业更具优势,在林将泉母子胼手胝足努力下,慢慢打下基础,加上林将泉一向秉持“脸要笑、嘴要甜、腰要软(台语)”的和气生财经营原则,“信利行”经营规模日渐扩大。

在近四十年的经营过程中,林将泉持续投入资金和设备改善产品品质、扩大营业规模,长期名列台湾玻璃公司经销商冠军。1982年林将泉的长子林肇睢自军中退役,回乡与父亲并肩作战,并于1984年成立“台明将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客户全方位的玻璃制品服务;由于当时公司员工只有6位,人少事繁,林肇睢不忍父亲终日辛劳,于是努力思考改革转型的方法,以利公司永续经营。

在董事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下,林肇睢首先将“家族企业”提升为“企业家族”,且区分经营权与所有权,建立制度化、组织化的管理模式,并以更新设备、提高生产力来降低劳工成本,让台明将目前已经拥有超过120位员工,年营业额更是突破20亿元。秉着“变”是面对环境变迁唯一不变的真理,林总经理以胆识和魄力积极改革,台明将一跃成为台湾名列前茅与极具影响力的玻璃大厂;更藉由上下游产业的资源整合与分工合作,形成庞大战斗团队,以产业升级迎接来自全球的竞争。

温馨贴心和谐融洽

虽然公司在业界中傲视群伦,但台明将全员上下相处却又像个大家庭的和谐融洽,“将员工视为家人”就是林总经理期待的企业文化。午餐时间,总会看到一位很慈祥的阿伯,像自己家人一般的招呼员工用餐,关心的问到:“呷饱未?”林肇睢总是等大家都吃饱后才去用餐。不仅如此,曾经有位员工因物质欲望过大而欠下一大笔卡债,进而转向地下钱庄借钱还债,结果愈陷愈深,林总知道后以关怀及体谅的心,不但协助员工导正偏差行为、解决其债务问题,更提供员工自新的机会继续上班。

因为转换职场工作而来到台明将的尤小姐表示:“我一直在寻找根留台湾而又有优质企业文化的公司,在台明将我能深刻感受到这份温馨。”

冲劲充实提升战力

学习,在台明将也是一个很大的特色,林总经理经常鼓励员工不断充实和进修,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在百忙中还到大叶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希望利用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让公司有新的活力及不断迎接挑战的能力。

大叶大学的李淑茹及陈美玲两位老师都肯定林总经理在学的表现。李淑茹印象深刻的表示林肇睢是位谦虚及认真的学生,不会因为公事繁忙而迟到、旷课,即使是早上到外地开会,晚上也会搭机赶回来上课,好学的精神令她感动。

林肇睢总经理能够将台明将带向成功,也许是从小跟着祖母和父亲耳濡目染的成为道地的“生意囝仔”,但在领袖气质和待人处世的成功,则是缘于20多年的寺庙管理经验。

逐梦筑梦愿景相随

从小就爱作梦的林总经理,从小到大都依照自己的梦来规划人生的路,笑称自己是神明派下来筑梦的他说:自己是顺应妈祖的征召而一头栽入参与寺庙的活动。

在20多岁时,林肇睢就开始参与寺庙活动,在鹿港天后宫担任主委时秉持着“寺庙资源取之于社会,要用之于社会”的理念,兴建了香客大楼,提供香客优质、经济的住宿环境外,并将许多艺术家的作品放置于大楼内,藉以提升进香团的文化素养。

在担任护安宫主任委员的十多年期间,不但协助政府修建鹿港八景之一的“杨桥公园”,打造鹿港优质新文化,每年亦举办许多饶富创意的民俗活动,让人们感受节庆的欢乐和丰足气氛,如与彰化二林监狱合作的火龙祭、环保灯笼展,尤其2004年的“鹿港世纪龙灯”缔造了383. 4公尺金氏世界纪录,更是将台湾、鹿港之名行销于世界。

林肇睢策划的鹿港世纪金龙打破金氏世界记录

但在举办各种寺庙活动时,遇到资源不足或不均,林肇睢总是选择贡献自己公司的资源,而不动用庙方的财力物力。面对地方士绅意见不一及流言中伤或公司干部、家人对他太过投入庙宇活动而产生抱怨时,林总经理选择用更大的包容和关怀,以继续“往前走!”来克服孤立无援的处境;而这段寺庙管理的历练以及林肇睢的义气及豪气,不但让他成为“鹿港教父”,也为台明将公司在日后推动玻璃产业群聚与建构台湾玻璃家具王国时打下深厚的基础及人脉。

或许是参与寺庙活动时练就的包容与器度,或许是天生的领袖气质,让许多人愿意跟着他、陪着他一起构筑人生与事业的梦。

退耕还林热爱台湾——将林教育基金会

当玻璃产业群聚及台湾玻璃家具王国的梦已逐渐落实时,林肇睢总经理另一个“退耕还林”的大梦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期待以实际的行动还给台湾一个美丽的山水。

借问山林之美何处有─林肇虽说退耕还林就对了

多年来为事业打拼奔走于世界各地后,台明将林肇睢总经理发觉还是台湾最美。对于许多林相被槟榔树、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所占据而心疼不已,林总更感受到台湾山林的生命力正受到威胁,因此热爱梦想更爱台湾的他成立了“将林教育基金会”,以实际行动进行山林生态的复育,让蝴蝶、鸟类再度拥有一个快乐的生存空间,让生命自然演替。

林肇睢热爱山林─赞

中途之家自然洗礼

同时,将林也关注儿童身心发展、提供弱势青少年一个活动学习的环境。林总计划安排一些单亲、低收入户及外籍配偶家庭之类的弱势族群孩子,协助他们进入生态复育园区的中途之家,让他们接受大自然的洗礼、了解台湾生态之美,激起他们内心对人生不一样的价值观,用爱让这些青少年安稳的度过他们容易变坏的时段,进而变成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另外,基金会也提供幽雅的环境,让文学艺术家、传统工艺家、禅修者有个创作及灵修场所。

情义相挺共同筑梦

因为认同将林基金会的理念,国内著名生态老师卢耀钦与刘维平经常带着志同道合的朋友到山上当义工,国姓乡“长福社区发展协会”也积极参与将林的计划。凡事尊重专业的林总期望将生态教育延伸成一种学术性的薪传,因此,让学者专家、社区大学义工来协助规划与推动。

林总曾说他的一生都在为了圆梦而努力,为了推动产业群聚和退耕还林的理想,林总经理动用了台明将公司内部的许多人力、物力,为此,公司员工的工作量超出负荷,也有些员工曾经有过离职的念头,但是,几经衡量后几乎都留下来和总经理一起踏实筑梦。

思源山庄-遥望

回首参与寺庙那毁誉参半的岁月,林肇睢最大的感想便是“不堪回首来时路,挽起衣袖泪满襟”,还好目前林总经理“打造台湾玻璃家具王国”及“退耕还林”两个大梦都得到公司员工及夫人的全力支持。

退耕还林─热爱台湾的林肇睢亲自清除蔓泽兰

持之以恒凡事尽力

面对未来如何圆梦,林肇睢总经理说:“你就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当有一天,你的梦想成真的时候,你会得到欣悦,你会得到满足。可是当有一天你的梦没有成真的时候,至少你会告诉你自己,你无怨无悔。而且你的良心非常安定,因为你尽力了。”@*(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