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教育、医疗资源严重缺乏

人气 15

【大纪元4月9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采访报导)中共农业部负责人表示,现在农村公共产品总量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所谓的公共产品是指医疗卫生服务,基础教育,交通设施建设等。资料显示,中国的农村为国家财政所做的贡献大,但农村获得的公共产品却很少,农村的社会保障覆盖率仅有城市社会保障覆盖率的1/22。

记者安培邀请原湖北潜江市人大代表,农村问题分析人士姚立法先生和黑龙江的时事评论人士石成仁先生就这种差距进行讨论。

记者:据《南方报业》文章的一系列数字,在中国农村中学生享受到国家中学教育经费仅占38%。农村的居民仅享用了国家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而农村的人口占全国的一多半,所以这个问题就是很突出。首先请问姚立法先生你看产生这样的问题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不是跟中共政权政策上长期忽略农村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呢?

姚立法:中国不把农民放在眼里,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城市的工人、城市的居民或者是其他社会的成员,是高度的集中,文化水平相应较高。

但是农民是分散的,而近代中国社会急遽的不稳定,中共为了保住这样一个稳定,那么它可以忽视农民的利益;甚至完全不考虑。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当然农民起了很大的一个作用,因为中共是用武力取得政权,等到政权到手之后,中共就把农民完全放在一边了。

记者:石成仁先生您的观点呢?

石成仁:我的观点跟姚先生观点基本相似,我补充一下。其实我们以前我们说中国是个农业社会,靠的是纯粹农业和农民。所以说新生活以后应该说也搞了工业化,但是新生活以后基本上没有考虑过农民的问题。应该说从朱镕基才适当的关照到了农村,才真正考虑到了农村,那么农村目前存在的问题不是今天一下就能得到解决,包括教育、医疗。

今天虽然说是22:1,如果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在农村待过,今天农村什么也没有,教育和医疗基本上都是将就应付。当然还有另外一个问题,由于中国发达地区和偏僻地区条件相差巨大,有的时候在同等待遇情况下没人愿意去。

记者:就人才的问题。

石成仁:还有人才的问题,我还得补充一点。中国目前也不光是城市和农村这个保障差距大。发达地区和非发达地区差距保障也相当大。

记者:两位刚才都从历史和现实这一些方面因素谈了造成中国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相差这么大的主要原因。《南方周末》这些文章也提到说是农村,农民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大多数是由各级领导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提供,农民缺少实质性的参与。

这个也导致农村的产品供给与需求严重的脱节,农村中本来应该由官方提供的公共产品,但是往往却由农民自己来主要承担,在农村中,官方的公共服务的功能几乎是缺位的。姚立法先生你看要根本改变这种局面,你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呢?

姚立法:当然经济是有很多解决的方法,渠道有很多。但是我要谈到一点,现在中共财政是暗箱操作的,就是说问题出在假设公共财政要是一个公开的东西,那么它对社会资源的分配失去了一种平衡的时候,它自己一个是要受到社会的指责;再来处在权利地位那些人也是人,应该还是有人的本能的良心的这样一个回归的时候。

现在从中央到乡镇甚至连村委会,当然村委会它不是一个公共财政,它没有一个财政权利的问题,它也没有一个财政收入的问题,乡镇据我的了解的情况,99%的财政,甚至是100%的财政全是暗箱的。就说钱来的多少,怎么在用,该怎么用,实际怎么用,这是一个大黑洞,还有预算以及财政结算不对社会公开,这个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几乎是不可能解决的。

记者:姚立法先生的观点就是说不管官方的财政怎么样向农村倾斜,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关键还是要财政要透明化,官方的政务要公开。石成仁先生你看关键官方要做的是什么?

石成仁:我看关键是这样的,但是我没有数据,因为这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农村干部的普遍水平都是比较低的,就是有能力的干部基本上是派不到农村去,这是一点。

另一点就是姚先生说的我同意,必须得有人监督,目前我们这个人大监督不了中共政权,因为我们人大事实产生的代表不是各方面都有,那应该有健康的、民主的反对派对官方执行监督。再就是应该有真正的人才进入农村领导阶层,我说除了那些专业人才之外,领导干部应该是知识化,因为现在农村干部知识化现在非常低。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北京前进监狱刑事犯人   打人换减刑
黄广湘:民工“卖判决”的讽刺意义何在
梁京:农民工  永久的城市贱民?
"一身病全好了,法轮功真神奇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