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毒源多头渗透中国 贩毒花样翻新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5月24日讯】当前中国的毒品形势严峻,突出的问题就是境外毒品对中国呈现“多头渗透”的态势没有改变,涉案毒品的来自“金三角”、“金新月”和“白三角”这三大世界毒品产地。而为了躲避毒品查缉,毒品销售从聚集走向分散、从单纯卖毒品变为“卖技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传统毒品销售,毒品走私的新态势令严重障碍毒品的查缉。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导,由于在当地农民的替代种植日渐有成,2003年前在中越边境上的“金三角”一带随处可见的大片盛开白色罂粟花,现在很难看到了。也由于这样的形势变化,“金三角” 毒品产销现出“多头生产”“多头运输”“多头销售”的模式,尤其以制毒技术的传播最为典型。

为了摆脱“世界毒仓”的尴尬名声,金三角一带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试图种植咖啡、蓖麻、木薯、橡胶、茶叶等替代作物,当地农民也不再把种植罂粟作为唯一的选择。但是在一些不适宜其他替代农作物生产的区域,农民们还是偷偷的种植罂粟和提炼鸦片。

在“金三角”地区受到禁毒的打击之后,国际贩毒团伙将目光移向中越边境地区,据了解,广西、云南等中越边境的跨境贩毒案件一般由越方犯罪分子提供毒源,转运到中国大陆境内后,再由“下线”出手。

国际禁毒组织的调查表明,随着传统种植区域衰减,传统毒品海洛因、可卡因、大麻在全球范围的销售势头开始下降,但新型神经中枢类毒品的销售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根据2005年5月国家禁毒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吸毒人员有79.1万,每年仅吸海洛因就要吸掉390亿。而在北北京仅吸食海洛因的就有2万余人,这还不算吸食摇头丸等毒品的吸毒人员。

国家禁毒委的消息还表明,今年一季度海关共查获走私精神药物案件23起,缴获各类精神药物48.7千克,包括冰毒、氯胺酮、摇头丸等。仅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今年前3个月就缴获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毒品共计130公斤,涉毒人员近500人。这些新增毒品不少都是通过“金三角”一带的毒贩“技术输出”后,在当地利用常规药品生产的。

不久前,广西柳州市查获一个特大制毒窝点,一个初中还没有毕业的农民肖春风,利用从广东毒贩中学习到的制毒技术,制造了上百公斤毒品。

一名熟悉“金三角毒品”销售模式的侦查员忧虑地说,传统制毒模式已经发生深刻转变,制毒技术转移背后隐藏的巨大利润空间和全新的运作模式,尚未能引起国际禁毒组织的足够关注。这是打击新型毒品的最大障碍。@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贩毒集团运毒遭查获  接应首脑一并落网
中美港联手破获大宗古柯碱毒品案
一跨国贩毒集团被侦破
港澳海关:粤港澳成国际毒贩走私通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