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报导封口费 被停刊一个月

标签:

【大纪元5月26日讯】(据自由亚洲电台冯日遥报导)《河南商报》因发布有官员给记者封口费的消息而引起当局不满,指报道失实而勒令报社停刊一个月。有传媒工作者指记者收封口费情况并不普遍,赞成严惩报道失实的报刊。但亦有意见认为,发出停刊令无疑是打击新闻自由。

《河南商报》去年八月,以“官员给记者发矿难封口费”为题,报导河南汝州两个煤矿先后发生矿难后,各地记者用手机短信奔走相告,随即纷纷赶赴现场,但指他们并不是去采访报导,而是去排队收受“封口费”。报道引述知情者向透露,指当日地方官员亲自发钞,按媒体等级,明码标价,亦可讨价还价,当日一共有480人,领走20万元。

当日商报的报道指,“总共有480名记者排队领取红包,即封口费,出事的煤矿负责人仲安排了两个宾馆接待记者,文章形容,这些记者没有职业道德,甚至没有做人的良心,例如其中一间报社,竟然来了十多个记者,同负责人讨价还价,最后每名记者获发放一百元人民币。而负责采访记者收贿事件的河南商报记者,亦自称收了一千元的封口费,上缴了报社。

有关报导获多个传媒机构转载,除了上海《东方早报》,广州《南方都市报》等纷纷发表评论外,连海外媒体亦有转载。当时更有网民强烈批评,指拿封口费的记者人格堕落,败坏河南省记者的名声。

事件引起国家新闻总署及中宣部的重视,河南省有关部门立即成立调查组前赴汝州,因《河南商报》的记者不能提供领取封口费记者的名单,被调查的煤矿亦否认行贿,最后当局指《河南商报》失实报导,勒令停刊一个月。

当时亦有派记者前赴汝州采访矿难的《华商报》总编朱先生,周五接受本台粤语组访问时说,当时前赴现场采访的记者,都有报道矿难的消息。他指记者拿“封口费”,不作报道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并不普遍。朱先生又说,由于《河南商报》的报道,严重影响新闻工作者及机构的公信力,赞成当局勒令报社停刊。

但香港《开放》杂志执行编辑蔡永梅表示,报道失实是记者的责任,但当局不应借惩处失实报道,打击新闻自由。

本台致电《河南商报》要求核实有关报道,但负责人至截稿前仍未回复。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外传湖北“新周报”将复刊但相关人士否认
《滚石》杂志中文版上市未满月即被禁
音乐杂志《滚石》在华碰壁中文版暂停
中共限制外资在华出版杂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