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陈瑞斌先生访谈(六)

两个世界─谈音乐与文化差异(下)
Josephine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9日讯】
在传统的中国音乐中,曲子多半是描述一个意境,然而在西方,特别是浪漫派以后的音乐,从强而有力的到温柔,从快乐到悲伤,变化往往只有几分钟之内,这样突然而鲜明的情绪对比,仿佛将一生的喜怒哀乐瞬间压缩,作为一个演奏者,如何去诠释?又如何调适其中的情绪起伏?
  
陈:中国音乐给我的感觉一直是比较压抑的,可能跟几千年来重视的传统伦理价值有关,而音乐表现的层面因此也比较有限,许多都是小调、表现个人悲哀的。这点西方人很不同,他们在音乐表现上不像中国人那种含蓄的表达方式,甚至是直接将强烈的情绪反应出来。
  
当然,在面对有风格差异很大的曲目时,对演奏者而言就是很大的考验,像弹完贝多芬要弹萧邦,就是完全不同的。我想这也需要时间的累积,年轻时是很不容易做 到的;这又回到文化上的问题了,如果你对文化背景没有足够的深入,这关就很难学习。当然,这其中包含了想像空间的转换、情绪和精神的转换,甚至要将气氛也 作个转换。像弹贝多芬、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非常的累,不只是在技术上,更是在心境上,这就需要足够的文化背景和人生体验。
  
您对自己抱持怎样的人生观?是否也反映在您的音乐铺陈之中?
  
陈:我的人生观是很积极的。像以前很年轻的时候,会期许自己能像霍络维兹一样,然而现在我希望能将好的东西、好的尝试尽力的带给听众,我知道我的音乐中有 和霍络维兹不一样的特质,也希望自己一直到六、七十岁都还可以把新的东西带给人。现在我已经不会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了,当然我还是很积极、乐观的,这样的 心态对自己在演奏上能更放松,反而也是更有帮助的。
  
对于学习西洋古典音乐的东方人来说,自身的文化背景,给了我们一个中性的角色,甚至足以间取各家之长,您是否曾经尝试将属于东方人的思维融入演奏风格之中?
  
陈:我想这要看作品的特质,德布西也许还用的上,但其它我想就很难了。我自己在奥地利住了二十年,欧洲人和东方人在生活各个层面完全不同,思想逻辑差异很 大,要演奏好西方的作品,就必须融入西方的文化思维。我知道有人提倡这样的作法,甚至认为可以融入一些中国诗文的意境,我不太赞同,西方很多乐评也不太赞 同;就像一个美国人演奏国乐的时候,却听的出汉堡、薯条的精神一样,那不是中国文化中有的东西,也不是在演奏中国音乐时该出现的。今天我在欧洲演出,没有 人认为那是一个台湾人在演奏莫札特、贝多芬,我想这是很重要的。
  
在通俗文化蔚为潮流的今日,古典音乐,甚至是所有的传统艺术,都渐渐退出文化主流,对此,您如何应对。
  
陈:我想未来尝试将各种文化及艺术型态结合起来是一种不错的方式;结合一面能保住弱势文化的生存机会,一面能寻找机会让主流市场注意,甚至也可以尝试将一 些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主流文化之中,让它被注意,有呈现的舞台,这就是我现在所作的尝试。我想越多的尝试,越多新的东西产生,对于传统艺术的生存和延续也就更有利。
  
民族主义兴起以来,各国纷纷致力保存并发扬其传统文化,一改过去西方本位主义的思考模式,各民族的艺术语言和风格,是否有机会为古典音乐这种音乐型态住入新的生命力。
  
陈:这是一种作法,但有多大的影响力我想还很难判断。当然,这种作法的优点是,会让大家接触到一些以往不知道的素材;透过文化与文化、不同艺术型态之间的结合,自然会产生更多新的东西。只要有新的创作,我想对艺术生命就是好的,就有正面的影响。
  
以这个出发点来看,您觉得国乐是否也有比较适合的发展方向?
  
陈:现在的国乐团都已经西化了,这是一种文化结合的作法。但是国乐作品写作的方式和风格仍然和西方作品有相当大的差异,如果透过西方的作曲手法重新编曲, 的确有可能呈现全新的风貌。如果有作曲家愿意把一些西方作品,甚至是钢琴协奏曲用国乐团的架构重新编曲,我想我也愿意作这样的尝试。像拉威尔的作品可能就 是一个不错的尝试,风格差异太的像柴可夫斯基可能就不太适合了。
  
国乐的西化,会不会失去原本属于东方音乐的本质?
  
陈:我想不至于。不论是编曲西化、加入西方乐器、乐团交响化,只是属于一种文化上的结合,并不是本质上的改变,演奏技巧和乐曲内涵还是属于中国传统的。文 化上的交流、结合,势必会激发新的东西,对于艺术本身是有利的,这也是时代背景下逃避不了的趋势。但这和合并不一样,合并是取得一种个共同的主流方向,其 它可能就渐渐消失了,这也不是我想看到的。结合不同,结合仍然会保留自身的特质,吸取一些优秀的题材,去产生一个新的面貌。
  
乐和艺术,是否只该为其本身而服务?还是必须背负一定程度的社会责任?
  
陈:我想这随地区而异吧!对于亚洲地区而言,我想现在其社会责任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因为文化背景不同,也因为政府和教育机关做的不够,所以亚洲音乐家相 对比较辛苦。我给我自己在这方面的压力是蛮大的,但我所换来的快乐就是西方人无法体会的。在西方社会里,那已经是深厚的传统,你不需要去到谈责任这种东西。
  
所以您自许为传统的继承者?
  
陈:我想我已经赶不上开创的年代了,但我身上的确有种使命感,希望保存这份东西,并传承给下一代的华人,并期许我们不只能创造经济上的奇迹,也希望在文化成就上有让欧洲人赞叹的一天。我们能够引以为傲并胜过西方人的,就存在于我们的历史之中,只要我们懂得挖掘,懂得保存。
  
钢琴大师陈瑞斌南加州首次巡回钢琴演奏会
  
www.RueibinChen.net
  
Los Angeles (洛杉矶)

Time: Friday, July 7, 2006, 8:00 pm (7月7日晚8点)
Location: 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迪士尼音乐厅)
$15, $35, $45, $53, $65, $82, $92
1-800-558-9045
  
San Diego (圣地亚哥)

Time: Saturday, July 1, 2006, 8:00 pm (7月1日&16日晚8点)
   Sunday, July 16, 2006, 8:00 pm
Location: MCASD Sherwood Auditorium
$28, $38, $48, $60, $75,
1-888-388-2518
  
老人学生军人及团体享受9折优惠
  
主办单位:新唐人电视台
  
协办单位:
  
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
K-MOZART
KVCR
The La Jolla Music Society
  
大纪元时报
台湾日报
加 州 台 湾 同 乡 联 谊 会(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音乐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遥远且深不可测的,即使是对乐迷而言也是如此。然而,一般的音乐评论并无法补足这一层缺憾。老师是否愿意为我们概略介绍一个职业演奏家的生活?
  • 【大纪元5月26日讯】许多资深的爱乐者现在已经不进音乐厅了,因为音乐会已经沦为精致包装的商品了,音乐会人口流失的情形非常严重,许多人在心灰意冷之下,宁可在家抱着唱片。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看得见的红楼梦”特展,展览以经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为题,引领观众从物件反映出来的人情物趣,走进文学、艺术交织的美学世界,重新想像盛清贵族世家的荣景,看见《红楼梦》的绝美与哀戚。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博物馆研究古董盒子并不是看里面是不是还装有原来的东西或已空无一物。学术上打开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质、形状、功能和美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观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们观赏,想一探究竟。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