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雪山隧道消演顺利 6.16通车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6月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曾鸿儒、申慧媛、郭颜慧、黄立翔/综合报导〕雪山隧道昨日进行无预警消防演练,仍出现浓烟会飘向逃生横坑、消防栓水压不足等状况,但大致顺利,履勘委员李克聪代表所有履勘委员发言,强调“已尽最大努力把关”,隧道内系统运作应无问题,但希望交通部通车前多演练。

交通部官员指出,隧道机电、交控两系统串连整合,已经完成火灾、塞车、浓雾等模式的整合,仅断电系统尚未串连整合,可望于通车前完成。交通部长郭瑶琪今日将于行政院院会报告,如果政院没有否决,交通部预计今日宣布6月16日通车。

昨日的演练于雪山隧道南下二十一公里处进行,履勘委员先设定隧道内塞车情境,测试系统是否能确实反应,随后于塞车系统前方、第十七号逃生口处演练火警情境,测试系统与救灾编组反应。

履勘委员认为无太大问题

对于演练结果,履勘委员、逢甲大学教授李克聪、警大教授沈子胜、台大教授杨永斌都认为没有太大问题,但包括浓烟会飘向逃生横坑,可能影响对向车道、消防栓水压不足、横坑部分消防水带箱没水、广播资讯不足等,都应进一步改善。

李克聪说,演练过程委员只能在坪林行控中心下状况设定情境,未能在现场实际设计情况,认为演练单位因此有了准备时间,不能算是“无预警”演练,但他也认为,隧道内系统运作应无问题。

国工局解释,该局可以接受委员设定项目、位置、情境,但基于安全考量,必须有准备道具的时间;国工局总工程司曾大仁保证,这段时间里,消防编组绝对没有接获告知。

至于演习临时发生水压不稳,官员说是因为有工人洗手后没关好,横坑中的部分消防水带箱还是没水,将尽力在通车前排除。

雪山隧道将通车,高公局坦承,通车初期,“自动执法设备”无法完成建置,不过,除每小时限定两千辆车辆进入,另在隧道内设置了六组测速照相设备,国道公警队也将采用“非固定式”红外线测速照相机抓超速,并会依新修正的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设置明显的警示系统。

雪隧通车,意即北宜高全线通车,届时南港至宜兰只要三十五分钟。

扁喊停 新年前抢通踩刹车

〔记者曾鸿儒、申慧媛/综合报导〕雪山隧道原预定新年前通车,却在最后关头叫停,据交通部高层透露,喊停决策来自陈水扁总统。

雪山隧道能否、应否通车争议去年达到高峰,在前交通部长林陵三积极督促下,施工单位全力赶工,并于今年1月中履勘,希望赶在农历年前通车,但学界履勘委员与舆论则是一面倒反对。

1月17日,交通部上午由次长何煖轩宣布将在20日办理复勘,林陵三则赶赴工地视察,坚称新年前“可能通车”;但当晚情势逆转,林陵三于深夜十一点召开记者会,决定重新评估时程,新年前通车计划确定叫停。据指出,促使林陵三态度转变的主因,是来自层峰的电话。

当时,林陵三费了好大功夫,说服前行政院长谢长廷,让政院与交通部统一口径,同意农历年前“有条件”通车,但舆论压力太大,迫使陈水扁亲自致电林陵三喊停,才有了那场午夜记者会。

对于此一过程,官员证实交通部当时的确评估有通车条件,但最后确实是总统一通电话踩了刹车;前行政院长谢长廷昨晚在台大演讲前,以“我都不当院长了,谈什么雪山隧道”回应。

25人职灾死亡 将设工殇碑

〔记者廖千莹、曾鸿儒/综合报导〕雪山隧道拟于6月16日正式通车,工作伤害受害人协会昨天到交通部抗议,批评政府只管拼政绩赶工,不顾劳工,施工期间有多名劳工因职灾死亡,雪隧通车前,交通部应该替职灾死亡劳工设立工殇碑。国工局说,原来就有设碑计划。

在雪山隧道施工过程中受伤的劳工游其文,昨天在抗议现场表示,九十一年农历年前,雪山隧道全面赶工,他已经好几天未曾阖眼,一不小心被外劳驾驶的怪手辗过,右脚跟开放性骨折,进行七次手术,复健治疗至今,仍然不良于行,失了健康,也丢了工作。

工作伤害受害人协会秘书长黄小陵表示,对雪山隧道中工程所公布的职灾死亡数字,官方的统计是十三人,时间从民国八十七年到九十四年,但雪隧从民国八十年就开始施工,为何没有八十七年之前的职灾数据?

国工局说,正确的数字是二十五人,包括本国及外国籍。

工作伤害受害人协会强调,未来公共工程招标规定中,应明定“有重大职灾纪录的承包商,一定期限内不得承揽国营事业及公共工程”;若已承揽公共工程者,若发生职灾,未依法补偿,原发包事业单位应预扣工程款作为职灾补偿,且两年内不得承揽公共工程。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