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寮高中——云林西滨进学首选

麦寮高中校长张增治说:自己是乡下小孩,深知城乡差距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因此更需要用心、用善念帮助这些乡下孩子。
采访撰稿/许美瑶 伊心霖 摄影/许美瑶
font print 人气: 93
【字号】    
   标签: tags:

位于台湾中部浊水溪出海口的麦寮高中,设立于1963年,原为云林县西螺中学麦寮分部,2000年时改制为麦寮高级中学,包括国中和高中部,是云林县沿海七乡镇唯一的一所高中。学生家长多数以务农为生,近年来因台塑六轻在本地设厂,人口逐渐增多,社区结构亦有明显改变。

麦寮高中是云林县沿海七乡镇唯一的一所高中。

土屋智一 上台大第一人

虽然地处偏远,改制才五年的麦寮高中,今年就有一位学生通过大学甄试,同时取得台大、清大及成大工程系入学资格,其中成大工程系还是榜首呢!这名应届毕业生是中日混血的土屋智一,他来自单亲家庭,经常课后还需帮忙整理家务,并到母亲开设的餐厅洗菜切菜,有时还会客串厨师,忙到深夜才能回家。虽然如此,土屋智一却能自我激励奋发向上,虽然国中时成绩平平,经过麦寮高中3年苦读后,考出亮丽成绩。

校长张增治表示,土屋智一是一名单亲、弱势的乡下孩子,却能能够克服单亲家庭的环境,没钱补习,全靠学校老师指导与自己专心学习、循序渐进读书。没有自暴自弃,充分利用有限时间念书,努力向上的表现相当难能可贵,很值得同学学习与社会鼓励。张校长说土屋智一能考进一流大学这对乡下学生与学校都是最大的鼓舞。

麦寮高中文荟馆

用“心”领导教务 鼓励成为动力

张校长用心领导教务,随时关怀与鼓励学生是激励学生上进的主因。张校长指出,随着社会变迁,乡间单亲家庭或隔代教养学生日益增加,几乎占全校学生三分之一。他说自己也是乡下小孩,深知城乡差距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因此更需要用心、用善念帮助这些乡下孩子。

麦寮地区贫富差距大,常有学生缴不起学杂费和午餐费,张校长四处募款成立助学贷款基金会,让这些学生可以申请助学贷款,等有钱了再还,他常告诉学生,家穷不是罪过,即使还不起也没关系,但要记得感恩,将来回馈社会。张校长认为只要愿意来上学,他们就有希望。

校长对学生的教育态度,以鼓励、赞美的方式让他们喜欢上学,用正向导引让学生有正确价值观。在学校成立学生自治会,学生、家长可和老师一起讨论校服、午餐等,让学生有参与感。目前麦寮六轻缺电焊工,学校针对有兴趣的学生性向测验,再与大德商工教学合作,毕业后即可到六轻上班。

国际学术交流 宏观学生视野

念英文系毕业的张校长相当重视语文教育,他表示,刚到麦寮这个地方,发觉学生们普遍国语文程度都不是很好,于是要求订阅国语日报,并且办理诗词吟唱,加强国、台语能力。

建构学校双语环境,加强国际交流,开拓师生国际视野,是麦寮高中的发展目标之一,张校长表示,学校双语布置情境是云林县第一名,为落实英语语文教学活动,特地向县政府申请外籍老师到校教学,并在圣诞节活动期间邀请其他地区的中小学一起用英语演话剧。张校长强调要让孩子们在打球中、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学习英语。

贝里斯教育文化团来台,首站参访麦寮中学,学生列队欢迎。

中南美洲邦交国家贝里斯教育文化团来台参访,首站便到麦寮中学并签署多项合作协定、颁赠县府首长荣誉公民证、缔结姊妹校及提供3名全额奖学金就读贝里斯大学,并协助他们取得美国休士顿大学学位。

贝里斯教育文化团来访。(麦寮中学提供)

贝里斯教育文化团来访,与麦寮中学缔结姊妹校。(麦寮中学提供)

有些家长会认为麦寮是个乡下地方,希望能让小孩到都市求学,但张校长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告诉家长,麦寮是个纯朴的乡下,相对如网咖、娱乐等诱因小,加上到都市求学必须住宿在外,也是令人担心的问题,所以他认为,麦寮这个地方才是学生读书、成长的好地方。

*****

只想给孩子们丰盛的一餐

麦寮高中用最低的成本,做出营养好吃的三菜一汤,鱼肉合乎CAS标准,青菜每天检附卫生局药检合格证明。这样卫生又安全的午餐,平均一餐才22.5元,几乎是一般学校的一半价格,全校师生满意度却高达86﹪!媒体争相报导,一时之间麦寮高中声名大噪,不禁让人想要一探究竟……

麦寮高中用最低的成本,做出营养好吃的三菜一汤,全校师生满意度高达86﹪

心思细腻的幕后推手

当台湾各级学校因为物价上涨而酝酿调涨营养午餐费用之际,云林县麦寮高中却能维持低价位和高品质,让全校师生享受物美价廉的午餐,成了各级学校争相学习的对象。县长苏治芬获悉后赞赏有加,要求教育局和县内国中小学,派遣相关人员前往观摩取经,以提供各校参考与推广。

打响麦寮高中午餐的幕后推手,便是师大家政系毕业、拥有营养师执照的陈燕玉老师。自从3年前陈老师开始担任午餐秘书的工作后,麦寮高中的午餐渐渐有了不一样的变化。最令校长津津乐道的就是现在全校师生对营养午餐的满意度高达86﹪以上。校长表示,陈燕玉老师心思细腻、考虑周详,学校的午餐交给她十分放心。

校长表示陈燕玉老师心思细腻,考虑周详,学校的午餐交给她,十分放心。

陈燕玉表示,在麦寮这个乡下地方,有些家庭的早晚餐都是很简单的,因此在学校的中餐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想要让中餐成为孩子们一天当中最重要、最丰盛的一餐,而且国、高中阶段正是发育的重要时期,怕学生们吃不饱,所以量要够、质也要好。之前的午餐2菜1汤,成本、菜色及口味方面可以改进的空间都很大。

后来在校长、陈老师及家长会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一些困难和压力,希望以有限的成本尽量提供更好的菜色,现在不但每餐3菜1汤,每星期还有两次可口的水果。为什么能出现这么大的差异?陈燕玉表示,现在是由校方开菜单,而不是由菜商自行供货,这样就可以站在营养学与成本的角度去搭配菜色,时常变化,同时兼顾学生的喜好和口味,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被配好的菜色组合。

营养与口味兼顾 吃得健康又满意

刚开始规划菜单时,陈燕玉照搬营养学的理论过来,把太油太咸的菜换掉,改成清淡的口味,没想到孩子们不捧场,倒掉许多很浪费。后来得知海边的孩子比较喜欢重口味,于是在菜色中加一样比较容易下饭的主食,同时配菜中增加蔬菜类的比重,陈燕玉笑说,这招“混淆视听”的结果,大家接受的程度就提高了,饭也吃的下,青菜也愿意吃了。就这样慢慢取得一个平衡点,既兼顾营养价值也偶尔要满足成长中孩子的口腹之欲。

陈燕玉的用心不只在拟菜单,从监督菜商供货的品质,要求鱼、肉、蔬菜要新鲜,只要发现送来的食材冰冻过久或有异味,马上要求菜商更换进货来源,到与厨工沟通协调,尝试多样的烹调方法,例如炒蛋,要炒1,600人份的炒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厨工从来没有尝试过,可是师生们的正面反应令厨工们非常高兴,现在已经是最受欢迎的菜色之一了。因为陈燕玉的用心,带动了菜商及厨工都很愿意配合,提供新鲜好吃的菜给学生。

目前陈燕玉最大的期望就是改善厨房及餐厅的环境,因为老旧的厨房使厨工与学生必须花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维持清洁,通风和采光也都是一个标准厨房应该具备的,她表示如果是一个新厨房,将可以省掉许多人力物力,也使用餐气氛更好。

“其实,每个学校午餐都办的很用心。”陈燕玉谦虚的说,自从媒体报导后,许多学校纷纷打电话来询问,到底怎样才能把午餐办的“俗又大碗、搁满意”。陈燕玉表示,其实办午餐最大的受限就是成本,像乡下人事成本低,厨工的薪资费用就比都市低许多,附近还有全国最大的西螺果菜市场,容易挑选当季食材等,这都是能把成本控制的这么低的原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学生吃得健康又满意。@*(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