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绝代克星 台湾蚁吃定红火蚁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吴为恭/彰化报导〕防治红火蚁入侵出现新方法了!彰化师范大学助理教授林宗岐实验发现,台湾本土的毕氏粗角蚁会吃入侵红火蚁的幼虫,能有效阻断入侵红火蚁繁殖,而毕氏粗角蚁可以人工培育,可望成为消灭入侵红火蚁的利器。

入侵红火蚁螫到人体后,会造成皮肤红肿,甚至引发休克及过敏反应,是外来蚁种,近年来频传有农民受到红火蚁攻击,多次引发民众恐慌。

林宗岐表示,在法国及日本有学者发现,主要分布在台湾及琉球的毕氏粗角蚁,有吃蚂蚁幼虫的习性,经他实验发现,毕氏粗角蚁爱吃台湾的大头家蚁幼虫,而大头家蚁和入侵红火蚁属性相近,他展开相关实验,发现对于入侵红火蚁幼虫,毕氏粗角蚁几乎“来者不拒”。

在林宗岐的实验室内,已经培养出成群的毕氏粗角蚁。他说,毕氏粗角蚁生存在中低海拔地区,但在野地的数量越来越少,主要是因为中低海拔大都是人类拓展区域,环境被破坏后,数量自然减少,变成比较稀有的蚁种。 林宗岐表示,入侵红火蚁在台湾大部分是入侵农地,不同于毕氏粗角蚁分布在中低海拔的山林,两者原本很难碰头,所以,若要以毕氏粗角蚁去克入侵红火蚁,必须先用人工培养出毕氏粗角蚁,再放到入侵红火蚁的群落。

由于目前还在实验阶段,没有大量到可以统计毕氏粗角蚁歼灭入侵红火蚁的数据,也还没放到野地实验,不过,已确定毕氏粗角蚁爱吃入侵红火蚁幼虫,也确定毕氏粗角蚁借着食用入侵红火蚁幼虫可以顺利变为成虫,有足够的养份摄取。

林宗岐强调,若再经野地实验成功,应该可以取代现行的药剂防治,至少,这样的作法不会对附近生态造成任何影响,而且毕氏粗角蚁螫到人体,不会产生过敏等反应,即使大量繁殖,也不会衍生出另一种危害。

毕氏粗角蚁小档案

毕氏粗角蚁属地表或潜地型蚁种,并没有固定蚁巢,以游牧型式生活,成熟群落约由数百至数千只个体组成,是一种捕食性的肉食蚂蚁,以攻击其他种类蚁巢,掠夺幼虫与蛹为食物,目前发现分布在台湾、琉球、尼泊尔、北印度等地。

毕氏粗角蚁不同于一般的蚂蚁,它没有蚁后阶级(全世界已发现的1万5千多种蚂蚁中,仅5种没有蚁后阶级 ),工蚁也能繁殖后代,是比较进化的蚁种,所以人工培养容易,其身长约2.5公釐至2.8公釐,属于中小型蚁种,台湾分布在中低海拔区域,不是很常见的蚁种。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