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导:听我的父亲母亲谈留学

标签:

留学是人生大事,学生和家长都格外重视,前不久一位学生家长在网上做了一篇关于海外留学的访谈,笔者认为对现在家长选择国家和院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目前还处在比较盲目选择中的学生和家长确实很有帮助。

我儿子的基本情况是: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是98级,2002年毕业的国际经济法系的学生。已于去年10月到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读语言预科。白大是前苏联时第三,相当于中国的复旦。是白俄罗斯的头牌,原来是总统兼任校长的。也是世界名校。我们打算硕士在圣彼德堡大学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大学排名28位),博士学位到莫斯科大学读。这样走三个学校,两个国家,都是世界名校,既可充实自己的经历,长了见识,又可以对两个国家的体制、人文做个比较。这样还可以节余10万元。一下子到莫斯科大学,还是有点贵,但2002年它世界排名第七。和哈佛、剑桥、牛津、斯坦福等这类大学是一个档次的学校。

留学我们算是费了劲了,我们先调研美国,后来英国,非英美不去。后来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看后都是热血沸腾,后来是德国,法国,日本,最后一直看了奥地利,爱尔兰,马来西亚,甚至于南非。可以说我跑了北京,走了20家国家级的留学中介,我又到上海跑了很多大型的留学中介,我还到教育部,人事部,外交部等相关部门咨询,例如国家留学生资格确认中心。孩子留学前我曾经到日本住了三个月考察,和留学生广泛接触。最后才觉得有这样几点启示:第一,留学是个极其复杂的事情,国与国的国情和教育体制千差万别,悬殊很大。第二,去哪个国家留学依据主要是它必须适合你自已的情况。第三,要突出一个中心,不能太多中心,必须懂得坚持什么,舍弃什么。例如你的目标必须争取全额奖学金,那你只能去这三个国家: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因为其他国家没有啊。如果你为了移民,你只能被限制在四个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因为其他国家没有移民政策。如果你为了打工挣钱去留学,有许多国家你是不能去的,因为学生打工违法,例如加拿大等。实际可以打工的国家也打不了多少钱,一般最多只能打到你全部费用的三分之一。

如果你是为了读世界名校,那你应该去俄罗斯这些国家。例如前苏联它毕竟是和美国争第一的,教育资源十分发达,学生容量和中国差不多。有许多地方只有美国可以和它竞争,包括英,法,加,日本都不能和它比的。例如航空航太,军事科技,医学,电子,电脑,机械,法律,美术等等。具体说音乐学院吧,圣彼德堡音乐学院是18世纪就成立的,是一个可以和维也纳、巴黎、伦敦、柏林平起平坐的学校,柴可夫斯基就毕业于该校,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就是柴可夫斯基创办任教的学院,有许多人都去那里教过书,例如贝多芬就在这里教书并撰写了著名的弦乐四重奏等。例如列宾美术学院,培养了许多世界级的美术家。到俄罗斯,甚至白俄罗斯,乌克兰,一下子就入了世界排名靠前的学校,而去其他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就是去它本国排名很靠前的学校都很难进入,别说进世界排名靠前的学校了。

德法教育很好,也很便宜,但它不适合很多人,它的淘汰率很高,语言要读两年,许多课一门不及格,一年就全完了。我儿子最后决定到俄罗斯去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说:随着留学愈演愈烈(2000年我国留学生4万,2001年8万,2002年12万人)最后比什么,就是比世界名校。我们觉得六年投入25万左右,读一个莫斯科大学博士,花钱还不到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的二年,读硕士还不够。如果我这个目标放在英国、美国这类国家实现,那我就需要投入在100万以上,太悬乎了。

俄罗斯除了学校档次高,价格低以外还有两点好处:一是学位好拿,中国教育受几千年科举制度的影响,我们所谓的应试教育,实际就是背书的能力。俄是典型的素质教育,从大学开始都是小班,一个班6个人左右,有利于学生和老师的沟通。在教学中非常强调动手能力,上课和动手基本上是一半对一半,所以学习很直观,知识掌握的相对轻松,另外考试灵活,俄罗斯的考试口试是最权威,最重要的考试,所以无法去作弊,俄罗斯人从小学开始都是用这种口试的考试一直到大学,所以使俄罗斯人都很会砍大山。但是如果哪一门课没过,你准备好可就给老师约定,可以随时考试,这样学生压力就小了,学分修够拿学位,天经地义。所以有些人为什么对国内学习一般,到国外去拿到学位回来的人不服气,其实没有什么值得不服气的,

杨振宁在对清华北大学生有一个对话,发达国家的教育质量是不应怀疑的,因为它的业绩摆在那里,国内50年还没有一个诺贝尔奖。哈佛大学一个大学就有36块。莫斯科大学就有8块。圣彼德堡国立大学有7块。我儿子的一个同学,高中他们同桌,大学在一个学校,现在到清华读研究生,他女朋友现在复旦读研。他们问我,清华、北大、复旦我们10多亿人淘汰进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各地的状元集中在一块的,我们为什么不如世界名校毕业的学生?我说最起码你有几点不如:第一,世界名校的教育资源带给学生的影响你没有,例如斯坦福大学2002年的教育经费21亿美金,建校这么多年,日积月累,这是一个方面,我们很落后。第二,动手能力无法比。例如医学,人家学校毕业就可以到医院能够胜任工作,因为在学校里的学习很重视实践,而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还不能胜任工作,还要跟着老医生学一段时间才可以。第三是教育理念,例如数学,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全靠公式,你一个人能记多少公式?他们就不记这些东西,知道这些理论就行了,他们从小学开始用计算器,一直到大学。所以宏观上你可能有100万个题的资讯,人家学生就可能有1000万个题的信息量,每门课都是这样,所以人家就可以得到诺贝尔奖,我们就不行。所以应该相信国外留学生的文凭含金量是没有问题的。不管他是成教走的也好,自考走的也好,只要他是正规大学,而不是野鸡大学的文凭,应该都是没问题的。实际上20%的学生出去拿不到文凭,主要是因为打工拖累的。有许多人多中心付出了没有拿到文凭的代价。中国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之分,到世界的各校后仍有一个重新整和的问题,在国内成绩一般的学生也完全可能在新的环境中成绩会好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教育资源变化了,教育理念变化了,教学的方法变化了,教师的队伍变化了。学生自己的适应性也变化了。其实国外学生并没有中国学生努力,因为他们的家庭条件一般都比较好,主要是他们的综合教育质量好,所以就有了比较好的结果。当然,清华、北大、复旦学校的学生素质很高,经过这些学校的学习后一旦到世界名校去深造就会更加如鱼得水。

第四俄罗斯好去,说走就走。英语国家语言要考两年,签证办两年,人们的黄金年龄没有了。俞宏敏说:新东方的实践,出国5、6年出不去的是常事,三年才能走出去最正常了。俞敏宏的一个公式:投资+世界名校+好专业+高学历=高回报。值得关注。中国的文凭和学历太复杂了,有统招的、委培的、有毕业证同时又有学位证的、还有没有学位证的、有本科的、还有大专的、还有两年大专、三年大专的、还有自考、成教、函授、电大、夜大等,这些把外国人搞的晕呼呼的,我们是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人家发达国家是喜欢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他们没有这么多明堂,12年教育后读学士,学士读硕士,硕士读博士修够学分拿学位天经地义,可以两年读完也可以10年读完,宽进严出标准是不能降低的。杨振宁说:发达国家给学位只有一个门,我们是两个门,一个前门一个后门。高自考、成教这一类文凭去有些国家是完全没有影响的,有些国家是可以承认,但经过评估后,只能进入三流以下的学校,有些国家是根本不承认这些文凭的,有些国家是承认一段时间又否定了,例如德国。所以有许多人想通过留学一次到位,什么都要得到,国家要好,专业要好,学校要好,将来工作要好。多中心等于没中心,目的性要明确,你是去留学就是要学校好,这是第一位的。你是为了移民就是要去发达国家,你没钱上学还想出国,那就要努力考取全额奖学金,目的性不能张冠李戴,例如说到加拿大去打工留学,到英国考奖学金,到德、法国办移民。自考成教生到不承认这类学历的国家去申请留学这不是闹笑话吗?

英语学了那么多年亏不亏呀?不亏,出去学俄语是用汉语和英语学俄语,所以我说出国留学等于学了几个专业,硕士一个专业,博士一个专业,英语一个专业,俄语一个专业,串起来真是够“复合型”了的。我们这里有两个女孩,一个男孩,三个都是高中毕业去的俄罗斯当地国立大学,2002年全部毕业,一个分在铁道部,一个分在建设部,一个分在省一级的法律部门。就是清华、北大毕业生也不过如此吧。中苏断交30年,俄语高档人才奇缺,50年代的留学生现在都到了退休年龄了。近期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换了,新大使不熟悉俄语,学的是其他语种,建国50年没有这种情况,俄国人对此有点担心。中国20多年出国留学已达56万人,学英语52万,小语系也需要呀,2003年中俄贸易要达到200亿,需要多少俄语人才呀。总之我欢迎你和你家长一块到我家做客,和你们谈留学的话题。留学有许多孩子吃尽了苦头,劳民伤财。主要是个别小孩糊涂,家长也跟着糊涂,调查研究差,计划性差盲目性大所至。留学太复杂了,只有了解充分才能有正确的选择。

当然在可能的情况下,我认为能留学还是要留学为好,为什么呢?我算了个帐,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一共毕业了2000多万大专以上的学生,其中学士学位是400多万,硕士是46万,博士是4.5万,可是出国留学的20多年一共出去了56万,回国15.6万,其中博士达13万之多,基本都是硕士以上,现在中国科学院院士80%都是留学回来的。这有几点启示:第一,国外文凭好拿。第二,留在国外的多,回国的少。第三,回国后国内就业容易。为什么呢?因为在读专业的同时,另外一门外语也过关了,所以“海归”派香呀!第四:改革开放的20年大专以上的学生是2000多万人(2002年扩招后一年招收220万),所以不留学在2000多万人中去竞争,留学了在15万人中竞争,全国20年去分配这15万人!我还是比较相信概率是科学的。第四,应该承认中国的国内教育受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它落后的一面,要不为什么建国50年没有一个诺贝尔奖,国外许多名校一个学校就10个、20个、30块,要不国家教育部不会规划2030年把清华,北大送入世界名校100强,(现在排名在250名以后)发达国家的素质教育和我们的应试教育教育出来的学生还是有比较大的悬殊的,另外国外大学的班级很小,一般是4人、6人左右,非常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还有课堂和实践基本是一半对一半,学生很容易直观理解,所以许多在国内学习成绩很一般的学生,在国外也都能拿到学位,你不要怀疑国外学位的真假,只要是正规的学校,文凭都是真的,没有什么水分只不过考试比我们灵活多了,我们是一门不过毕业证、学位证都是问题,国外是缺什么随时都可以补,什么时候学分够什么时候毕业,学生没有压力也保证了质量。有人认为留学就要花很多钱,其实是一年的全部费用3万也有,5万也有,10万也有,15万也有,20万也有也不一定是花的钱多了结果就好,要看每个人的情况,总之留学的学问太大了,国于国之间的差别也太大了,我的观点是学要留,怎么走要慎重,情况要搞清楚,不可以盲目! 来自:留学第一站

相关新闻
一定不能作假 加拿大签证
留美误区:学校排名越前越好  奖学金利于签证
办理赴英签证走快速通道
留学德国的经济担保问题说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