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树德科大门把手电筒 夺南区创意赛首奖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守国高雄县二日电)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晚上规模六点七、六点四大地震,部分地区停电,惊慌的民众在黑暗中找不到门而感到不安与不便。高雄县树德科技大学生活产品设计系三年级学生研发出“就是那个光”门把手电筒,让黑暗中的民众容易找到出路。

树德科大生活产品设计系三年级学生辛佳玲、黄琪闵、陈俊甫、方柏翔、许腾月、庞婉婷、张雅涵等组成“光溜溜七人组”,以“就是那个光”门把手电筒,夺得教育部“创意的发想与实践巡回课程计划”南区创意提案观摩赛最佳创意奖,二十二日参加台北全国赛。

“就是那个光”门把手电筒是小组以塑胶(ABS)及发泡(PU)等材料,花费二十四小时做成模型,但原始创意与构想却让陈俊甫想了一个学期。

陈俊甫表示,“突然的黑暗、灾难,我们会做什么动作?”不管有没有找到光源,一定会找出口,而出口的指引就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目前只有公共空间才会在出口通道上方设置逃生指示灯,一般家庭并不普及,如将门把当手电筒,在便利性与直觉性反射动作中,已掌握逃生动线与紧急照明设备。

这项构想获得其他六位成员同意后,分工合作,以“逃生”、“门”、“门把”等三阶段发想九宫格做为创意点,衍生不同构思与相关附属功能;分析材料属性、人因考量、构图、找材料、做模型、安装测试,达到比赛的精神主轴“创意的发想与实践”。

辛佳玲向学校总务长洪春棋寻求喇叭锁赞助,让每个成员熟练安装方式,避免提案报告示范时漏气突捶。而指导老师黄苾芬在实作过程中,也融入小组成员的讨论,适时调整学生的想法、修正报告,以及建议产品在空间的适切性。

黄苾芬指出,七位学生的作品完整性高、执行力强、简报示范的时间等掌握的恰到好处,才能获得评审委员的青睐。

何以将团队命名为“光溜溜七人组”,成员一致表示,设计的发展是由零开始,经过思考、最后才发展出结果,一如“人”的出生,从光溜溜落地、由零开始,到经历许多的过程,最后发展出不同的人格与特质,所以取名光溜溜也代表着自我的成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