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人物:前巴基斯坦总理布托

标签:

【大纪元10月18日报导】(中央社喀拉蚩十七日法新电)前巴基斯坦总理布托明天将结束多舛生命中的第二次流亡生涯返国,但这次她是会创造历史、还是向历史低头,目前还无法断言。

尽管多次涉及贪污,自封为“东方之女”布托已经成为女性与受迫害者争取权利的象征。这位回教世界的首位女性总理,与军事政府领导人穆夏拉夫达成协议后,引发政治风暴,也让她身为民主斗士的地位打了折扣。

曾在英国牛津与美国哈佛受教育的布托,也面临数年来言词亲西方、反对回教极端主义带来的反效果。警方警告,恐怖组织“盖达”与“塔利班”可能计划暗杀她。

一九八六年她第一次结束流亡返国时,受到一百万人欢迎,尽管布托所属政党表示,今年欢迎人数不会亚于当年盛况,但布托流亡伦敦与杜拜这几年间,巴基斯坦的政治生态已有剧烈改变。

她与军政府、而非与反对党达成协议,等于冒着与仍不满军方当年处决其父的支持者渐行渐远的危险。

“每日时报”编辑塞西说:“一九八六年,布托是违抗政府的女英雄,不畏一切,成功唾手可得﹔但二零零七年,她以政府潜在盟友之姿返国,如果她未能赢得接下来的选举,她可能就此成为历史。”

布托一九五三年六月二十一日生于喀拉蚩的大地主世家,是洋派父亲与伊朗什叶族裔母亲的第四个小孩,父亲还是巴基斯坦首位民选总理,这样的生长背景让她向命运低头,却也使她郁郁寡欢。她在最新版回忆录引言中写道:“我没选择这样的生活,是这样的生活找上我。生在巴基斯坦,我的生活反映此地的动乱、悲剧与胜利。”

在巴基斯坦读完修女学校后,布托前往牛津留学,成为牛津学生会辩论社首位女性亚洲社长。

一九七七年,她回到巴基斯坦,没几个月,时任总理的父亲就被吉亚将军罢黜,她与家人都被捕入狱﹔一九七九年四月四日,布托之父遭绞刑处决。

布托后来在回忆录中,回想当年她站在父亲坟前的景象,“那时我跟自己说,在民主回到巴基斯坦前,我不会停下来”。

布托一直在狱中待到一九八四年,吉亚将军才允许她前往英格兰,她在那里成为其父创立的“巴基斯坦人民党”的流亡领袖。

一九八五年,悲剧再度发生,布托的哥哥纳瓦兹在法国南部的公寓中毒身亡。

一九八六年四月,布托回到拉合尔,重回权力之路。隔年,她与商人札达里相亲结婚,育有三名子女。

复仇、重返政府之路,从一九八八年八月十七日、吉亚将军在神秘的空难中丧生后展开。数月后,布托的政党赢得大选,十二月二日,仅三十五岁的布托宣誓就任总理。

但布托政府一九九零年因涉及贪污解散,她的总理职位也被夏立夫取代,虽然布托一九九三年再度当选,但三年后,她再因贪污罪嫌遭当时的总统李嘉瑞解职。

十月五日穆夏拉夫在一项争议性的特赦中,注销她的贪污控罪。

相关新闻
布托称仍未就腐败罪与当局达协议
布托与穆沙拉夫口头共识分享权力
巴总统与流亡前总理协议全国和解达共识
权力共享 穆夏拉夫与流亡领袖达和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