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救昏迷者降低神经损伤 低温疗法渐兴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2日讯】(据中广新闻徐韵翔报导)用来降低中风与急症患者死亡率与神经损伤的“低温疗法”,逐渐在许多医院被运用。医师表示,包括严重脑伤、心肌梗塞等患者,在急救后未恢复意识之前,降低体温到32~34度之间持续12~24小时,能够减缓代谢,减少脑部与神经损伤,预后较佳,而低温疗法的仪器,也推陈出新,让控温更准确。

蝙蝠侠电影中,爱妻心切的急冻人为了挽救爱妻生命,将太太放在低温水槽中,藉以维持生命机能并且减缓疾病恶化;台中市长夫人邵晓玲车祸重伤时,手臂骨折、颅内出血重度昏迷,除了使用“叶克膜体外循环机”之外,当时也在第一时间采用低温疗法,现在她看起来预后相当好,说话与思考都不像一般受到严重脑伤的患者,而这套疗法,在国内外也逐渐被许多医院列为针对创伤性严重脑外伤、中风以及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标准运用。

台大医院急诊部主治医师张维典表示,当急症患者被救回,恢复心跳后,如果没有随及恢复意识,通常会持续昏迷一段时间甚至更久,而如果伤重病患没有妥善治疗,甚至有高达九成会成为植物人甚至死亡,但如果在急救后,随及进行低温疗法,让患者的体温降低到32~34度之间持续12~24小时之后,再以一到两天的时间,让病患逐渐恢复正常体温,能够减缓新陈代谢,降低患者脑细胞以及神经缺血的损伤。

至于低温器材种类比较,张维典分析,传统低温疗法器材能够降到目标温度,但要持续维持温度恒定必须小心随时注意,避免降过头造成冻伤、二次感染,或是发生温度不够、冰袋外面会滴水等问题,护理人员照顾起来较吃力,而现在有一些推陈出新的温度管理系统、冰毯等,从体表由外而内降温,则能更有效控温。

而低温疗法的付费方式,医师表示,需视降温器材而定,若只是使用冰枕、冰的生理食盐水等,通常不需自费,但如果使用到特殊医疗器材,目前还是必须自费一次疗程三到四天,约三万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