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诒和﹕把心叫醒 将魂找回

致谢(美国)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

人气 9
标签:

【大纪元11月4日讯】丁亥之秋﹐高耀洁女士和我获得设立于美国(旧金山)的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颁发的2007年度杰出民主人士奖。消息传来﹐深感意外——对奖项和颁奖者一无所知的我﹐慌忙打听﹕中国民主教育基金是啥来头﹐有何背景﹖没人告诉我﹐好在如今有“网”﹐“网”能告诉我们报纸广播以外的信息﹐动态及时尚。我用“谷歌”查到基金设立者黄雨川先生﹐当知道他是因爱国而回国﹐在1957年被划右派分子的时候﹐心理隔阂与情感陌生于瞬间骤然退去。还用继续打探吗﹖下面的“故事”﹐我都可以“复制”。他定是历尽坎坷后再度远行﹐一番打拼后获得成功﹐最终移居美国。人在异国难忘故土﹐身处安乐不忘懮患。困心衡虑﹐郁积思通﹐遂立民主教育基金会﹐以推动中华民族之文明。果如是﹗

为什么要设立基金会﹖为什么要写作﹖人为什么而活﹖我们或许要用一生一世或几生几世﹐才能找到答案。吃“肯德鸡”﹐穿“伦敦雾”﹐看“好莱坞”﹐玩“自驾游”﹐读“哈里﹒伯特”。外乃眼花了乱之大千世界﹐内是层出不穷的各种欲望。活在这个全球化体系﹐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其人生到底从哪里进入﹐又从哪里走出呢﹖是“钱”进“权”出﹐还是“权”进“钱”出﹖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民主﹑自由﹑平等﹑正义等最要紧的事情﹐由谁来承担﹖人的内心是否还能存放良知﹑悲悯﹑羞耻和忏悔﹖人世浮华﹐寒气未尽。假如理性和情感双双失落在红尘﹐那我们这个民族真的就没了盼头。假如私人领域受到侵犯也能逆来顺受﹐那作为一个人真的还有什么尊严。1997年香港回归﹐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结束﹐而另一些人则等待一个开端。十年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是这样了﹐十二亿人期盼它的到来。它的到来是否同时意味着结束和开端呢﹖结束往往是一种现实的结束﹐而开端就难说了。五十年来﹐几代国家领导人讲了无数的“开端”﹐但多为理想化的 开端。在我们这里只要属于理想的东西﹐似乎就模糊不清。就连邓氏创立的“中国特色”理论﹐在实践中不也是模糊不清吗﹖否则﹐干嘛要咱们都来“摸石头过河”呢﹖现在﹐胡氏“和谐”是开端了。以“和谐”开端﹐好﹗但要符合人性才会更好﹐别光打亲民牌﹐反腐牌。要知道﹐制度的民主化﹐科学化和人性化﹐根本不是什么对国人梦想的满足﹐而是还愿——对生者和死者的还愿。

我一再表白﹐对政治没有热情﹐酷爱的是文学艺术﹐记忆是我的一贯主题。有了这个不能忘却的主题﹐才引导出“生命战胜过去”的叙事结构和人物的精神境界。写作动机始终是明确的——我们这些苟活的人﹐当为那些在历史严寒中瑟缩的生命留下一口热气﹔从已然消失且一去不返的诗意里找到一丝甜蜜﹔讲出以往掩藏很深的痛苦﹐把它交给未来。也正是记忆使我得以于绝境中复生。一生平庸却获此荣誉﹐方寸之地﹐何以为安﹖我深知﹕生命的延续不等于人生之收获﹐顾每日都有光阴从指尖前滑落的焦灼。不管成败得失如何﹐铁窗与美酒都同样可以使人忘却。我们已经忘却了许多﹐忘却的要找回﹔找回的避免再次忘却。即使明天就是死﹐今天也要把心叫醒﹐将魂找回。思想无罪﹐社会永远需要批判。没有罪孽也就没有救赎﹐没有记忆也就没有未来。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不能徒然活着﹐虽然已是步步皆老的向后光阴。

今岁以来琐事繁多﹐顿形劳惫﹐恐难赴美。此区区苦衷﹐尚祈基金会及其评委诸君鉴而原之。寸衷衔感﹐薄纸难宣﹐而知遇之恩﹐当思竭心力图以报。

谢谢大家﹗

2007﹐10﹐2于北京。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章诒和:一片青山了此身──罗隆基素描(上)
章诒和:一片青山了此身──罗隆基素描(下)
章诒和纪念罗隆基的文章遭封杀
章诒和:我所悲兮在远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