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林:难了的“选举症候群”

吴惠林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12月22日讯】新制立委选战和2008年第四届民选总统大选逐渐加温,各组候选人为了获取胜利,在铆足全力争取“每位”选民认同的同时,与以往各个选战一样,各种花招百出,也让全国民众省思民主政治的优劣。

以选票多寡决胜负是民主政治的特色,尽管有诸多光怪陆离的动作,也有所谓的选举症候群;但截至目前为止,民主政治应是最好,也可说是为害最少的一种制度,此制度的特征就是“选举”或“投票”。由于不分男女老少,只要合乎条件,每个人都有“同等重要”的一票。因此,每个选民都要珍惜自己“神圣的”这一票。

政治市场的运作

有人将候选人比喻作厨师,将他们提出的政见比作各道菜肴,而选民们则为品评者,大家根据自己的偏好来挑选适合口味的厨师。这样的分析很有趣,也很有道理。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将候选人看作生产者,而将他们所提出的政见视为“商品”,尽管每个候选人所提供的商品各有不同的内涵,终究都是想将自己的商品卖给消费者以得利。

在政治市场里,消费者也就是选民们,而候选人的利益指的是“当选”,如果落选就是蒙受损失。为了求得“当选”这种利益,候选人所制造的商品必须能投消费者所好,如此才能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于是必须将商品的各种“特征”尽量呈现给消费者知晓,此种讯息的最佳制造方式当然非“广告”莫属了。这些广告指的是“文宣”、“政见内容”,经由报纸、电视、广播、海报、网际网路口耳相传等等方式传送给每位消费者,也就是选民们。

我们知道,在一个自由社会中,广告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的;其中,包装华丽、内容空洞,甚至“不实”的广告也充斥坊间。如果不慎误信而受骗,买到名实不符的商品,大多数的消费者会自认倒楣,下一次大概不会再上同样的当,而且一传十、十传百,此种靠不实广告来推销的商品会很快从市面上消失。

同样的,选举广告也随处可见夸大不实但动人者,如果没有其他正确的反证,许多选民难免受骗。这个时候不只是像误导一般商品所受的损失的那么小,一错就要赔上“4年”的受骗之苦(虽然可以罢免,但难度颇高),忍受当选人利用特权的“胡作妄为”。因此,身为消费者的选民们,一定得擦亮双眼、拉长耳朵,仔细的瞧、用心的听,再用大脑严加思考评断,不要被甜言蜜语所迷惑。

公共政策也是买票工具

我们又知道,商人为促销商品,往往有折价优待或抽奖、赠品之类的活动;同样的,选举活动也有这些花招,这就是大家熟知的“买票”、“送东西”的行为。这个时候,每个人都要记住:人都是在追求“自利”的,花下成本一定等待将来加倍回收。今天给你1千元,以后必定设法连本带利加倍取回;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啊!何况这些用来“买票”的钱财,大都是平常利用特权、垄断等方式,将社会上原本属于你我这种阶层的钱财搜括来的。

因此,有人就建议选民们,如果遇到买票时,不妨“大大方方”、“心安理得”的将钞票收下(这本来就应该属于你的嘛!)收下钞票以后,就把选票投给他敌对的候选人。这一下子就使这位贿选者丢失了两票。如果你幸运,遇到双方都向你买票,你也可照样全收,到时你到投票所投一废票以回报他们。当然,最好是勇敢的出面检举买票贿选,正正当当的领奖金。

“公共政策”耗费大效益小

除了买票贿选行为之外,以所谓“公共政策”作为诉求,更是各党候选人常用的招式。其中“公共建设”最吸引人,道路桥梁、公园、大小巨蛋、各类展览馆等五花八门。这些看似造福全体选民的建设,其实绝大多数是耗费极大、效益极小,而且其间官商勾结、贪污舞弊充斥。并不是不能由政府来担当大建设,只是这些建设都需要妥善规划,每年以平稳增加率来规划,而且必须有完善绩效评估和有效监督,绝不能天马行空,否则祸害无穷。

进一步言,表面上讨好的公共政策会提前实施或无中生有,而对整体经济环境的改善有利或有长远和基础性利益、但短期会打击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公共政策则会冻结实施,或延后施行。至少从表面看,选战时节提出的公共政策都是讨好人民的做法,有的是整体性的减税、享受廉价医疗,有的是图利某个地区的人民。大家心知肚明的是,这些举措无非是各候选人造势的策略,目的在当选。而究其根源,则是因为有“选举”才有这些举措。我们也知道,这些公共政策都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由此可见选举的重要。

至少在民主国家中,选举行情的确有着深远影响。即令以美国这个公共政策表率国家而言,其经济循环就与每4年的总统大选有密切相关,因为执政党会以各种政策刺激经济来造势。也许这些政策中有些是包着糖衣的毒药;但无疑的,其“着眼点”总是为了“选民们”好。因此,光由表面的观点来看,选举这件事就是对人民福祉有益的。然而,如果选民们不思考如何看穿各种政策表面的迷雾,认真掌握它们间接和长期的利弊;那么,民主政治的价值将会大大地贬低。

选民课题 珍视一票

上所述,选举是以“投票”这种行为来决定结果的,当前是由“多数决”作准则:这个准则虽有缺失在,但迄今为止仍算是最好的。在一人一票下,每一个人的选择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势均力敌的选战中,小小的一票更是关键。因此,每个人不但不可轻易的放弃自己的一票,还要珍视这一票,并谨慎的投下这神圣的一票。

票选的目的或在选取合适的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者,或者选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之监督者,不管是何者,总是关乎每位选民的幸福。由于当选者往往拥有特殊的权力和地位,如果他们的行为较“自私”,则难免利用权力为己利作掩护,若再无相互制衡力量,更容易形成“勾结”或妥协某一党之意,而不利于弱势的大众。因此,如何洞悉候选人的真面目,以及如何防止勾结和一面倒的情事,也就是选民的重要课题了。

除了详细研究候选人的背景、学历、专业知识以及政见内容外,最好的辨识方法是确认“贿选”、“买票”者一定不是善类。此外,更重要的是,认清“竞争”才是保护选民利益的唯一特效药,而促成党派或不同理念者之间的均衡,则是保障竞争的最佳途径。◇(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另眼看名人】向一位关怀贫者的歌星致敬
吴惠林:面包香不是香,怎么回事?
吴惠林:再次向“永不放弃”的红袜致敬
吴惠林:为“小妇人”喝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