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70年后生男性 难寻另一半

人气 10
标签:

【大纪元2月23日讯】(美国之音记者:高锋2007年2月23日香港报导)中国一项研究发现, 70年代以后出生的中国男性找对象结婚越来越困难。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表的报告显示,择偶难是中国男性青年面对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男女比例失衡。

最近的人口普查发现,中国新生男女婴儿的比例是117比100。由于29世纪70年代以来出生率下降,1970年后出生、目前大约37岁的男性面临在同龄人当中找不到配偶的情况。

工作压力大交友空间小

另一个原因是工作压力大,交友空间有限。调查显示,接近6成人认为自己仍然单身是由于交际范围太窄,2成多人表示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结识异性。

研究中心表示,年轻人忙于工作,不善于交际,同时对自由恋爱深信不疑,拒绝家人介绍对象,使择偶问题越来越严重。女性择偶要求提高也让导致不少年轻人维持单身。


2007年2月14日,中国四川成都,当地年轻男女在一处情人节活动上,仔细看着墙上悬挂的未婚男女的资料,希望能从中找到理想的伴侣。(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LIU JIN/AFP/Getty Images)

中国面临严峻挑战

香港大学统计及精算学系高级讲师叶兆辉认为,中国需要检讨实施多年的一胎政策。他说,男女比例倾斜造成结婚人数减少,导致出生率下降,引起不少社会问题。

叶兆辉推算,目前中国大陆的男性数目比女性多2000万左右。他说:“如何解决2000万男性的婚姻问题是相当大的挑战。大陆一定要相对灵活调整人口政策, 满足人口发展的需要。 尤其沿海经济发达城市面对较大困难。 结婚人数减少导致出生率下降,引起社会问题,包括单身人口增加、老年人口带来的医疗、社会保障和住房等问题。”

香港人口比例亦失调但女多男少

比起中国大陆,虽然香港也面临男女比例失衡,不过情况截然不同。香港统计处发现,过去10年当地男女比例出现逆转。从1996年每1000个女性有1037个男性,变成2006年只有961个男性。

香港统计处处长冯兴宏表示,随着未婚女性人数持续上升,一些香港女性决定去大陆找对象。他说:“现在也有一些香港女性嫁给非香港男性, 比如和一些来自大陆的男性结婚。年纪大的女性,如果还是单身,她们的教育程度都比较高。”

青年男女的婚姻问题就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官方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男女性别比例为118.58比100。而在广东和海南等省份,男女比例高达130比100。

美国民间研究机构 “中国信息中心”的廖天琪女士,就中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衡问题表示:“一个社会如果出现这样的现象,那么青年男女的婚姻问题就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如果婚嫁年龄的男女找不到对象的话,从个人来说会造成很大的不幸,而且使得身心都会失去平衡。因为这不是少量的,是大量的人,会造成犯罪的问题。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劳工市场的问题。中共现在已经开始面对的情况我认为是在世界各国还有在世界以往的历史以来都还没有遇到过的,那么这个问题的出现,政府的失策是绝对不能够推脱的。”

廖天琪女士表示:“这种危机是很多专家很早就提出来的,我们到目前还是看不到中共政府的一种有效措施来改变这个政策。我认为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情况。要重新鉴定计划生育的政策,因为这个政策造成的各种严重后果是不言而喻的。提到性别失调和婚嫁年龄的青年人,他们的婚姻情况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犯罪的问题、拐卖妇女、买卖婚姻等,那么我觉得政府在这一方面首先要做一个非常清楚的调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未婚男女比例不均  男多于女
30年后 香港女多于男 比例3:4
香港人口老化严重将衍生经济及社会问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及比例失调趋严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