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北端 基隆雨与庙口小吃

人气 15
标签:

【大纪元3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许惠安综合报导、摄影)基隆市原名“鸡笼”,位于台湾本岛北端。全市有95%为丘岭地,总面积为132.7589平方公里,东、西、南三面环山与邻近县市相邻,仅北面一处有少量的平原迎向大海,自古以来即为深水谷湾的海港。

台湾俗谚:基隆雨

基隆雨量是全台湾有名的。台湾的俗谚中有“基隆雨,沪尾风,台北日,安平涌”。即基隆雨多,淡水风大,台北的天气多变化,以及台南安平一带海浪壮观。

另外,“新竹风,基隆雨,卌九日乌”。入冬以后,在强劲的东北季风吹袭下,新竹地区多风﹔而基隆因受地形的影响,迎风面多雨,经常阴雨绵绵,连月不开。卌九,就是四十九,极言时间之久。此外,澎湖人也时常讲“澎湖风,基隆雨”,意谓澎湖的风大,基隆的雨多。

另外,“基隆天,雨伞倚门边”。基隆多雨,出外都得撑伞,所以回到家,雨伞不能收,都得放在门边,以利出门时携带。

基隆在水汽迷濛景致背后,因受到早期战火的洗练有其独特的魅力:如成为台湾的国际港市、热闹的中元祭典、多样的庙口小吃以及炮台与隧道、岬角与湾澳、渔港和鱼市……,在在令人流连。


基隆港自古以来即为深水谷湾的海港。


基隆市位于台湾本岛北端,有95%为丘岭地。


基隆庙口位于“奠济宫”前。“奠济宫”建于公元1873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古刹。

基隆代名词:基隆庙口小吃

基隆庙口邻近基隆火车站,因位于俗称“圣王庙”的“奠济宫”前而得名,经过数十年的演变,目前摊位规划完整,每一摊都有按顺序编号,统一招牌。

奠济宫建于公元1873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古刹;奠济宫供奉的是开漳圣王,是唐朝的陈元光将军。开漳圣王是河南人,在公元686年奉命平定闽粤有功,因此死后封为开漳圣王。

入庙后可见排列整齐的红色大石柱,上面刻有敬神对联,正殿主神前的花鸟石柱则是日治时期建的,因为日人崇尚花鸟之故,龙柱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展现了中国寺庙的风格特色。

基隆庙口小吃从奠济宫前的摊位加起来一共70多个小吃摊位,摊位是固定式而且每家都有统一格式的招牌。早年小吃是由奠济宫前的仁三路开始,后来越集越多,才渐渐往爱四路发展。仁三路店家多自中午便开始营业,爱四路则在下午四点才设摊营业。

仁三路:是基隆庙口最早形成的小吃摊位区,拥有许多著名的小吃,像是泡泡冰、鼎边锉、营养三明治、蚵仔煎、虾仁羹、豆签羹、天妇罗等等。

爱四路:被规划为流动摊位区,于每天下午4点才可开始搭设摊位营业,虽然是属于流动摊位,但是大致上摊贩们都有固定的营业地点,例如甜酒酿元宵、鳗鱼羹、猪脚专家、奶油螃蟹等都在爱四路营业;而在爱四路摊位区后半段则大多是一些服饰、鞋子、生活用品、玩具之类的摊贩,民众可以来此采买新潮的用品。


基隆雨是全台湾有名的,不过,庙口小吃还是吸引游客不断涌入。

纯手工制作的“泡泡冰”。


精制的“一口吃天妇罗”。

“什锦春卷”素食者也可食用。


超人气的“营养三明治”,记得要先抽号码牌喔!




超人气的“营养三明治”


碳烤摊中的硕大章鱼脚及一口香肠,令人垂涎三尺。


华灯初上,纵然下的细雨,游客亦不失兴致的大啖美食。

各类新鲜海产,等着顾客上门。




基隆故事馆所

此外于2006年重新开馆的“基隆故事馆所”隐身于基隆文化中心的一角,里头介绍基隆的由来、基隆有哪些是台湾第一的资讯、基隆港的历史、基隆矿产的介绍、基隆新愿景的模型展示,钜细靡遗地将基隆发展历史已实际的模型解说与文字、图片说明加以介绍。

“基隆故事馆所”提供的矿车、炮台及渔船,将基隆人早期的生活模式及空间,利用真实的呈现及影片的播映带领观众进入怀旧空间。是一处您认识基隆过去、了解现代基隆、探索未来基隆最好的休闲展示馆。


基隆故事馆所提供的矿车。


基隆故事馆中的矿工模型。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基隆市长补选  泛蓝整合观察指标
澳底渔船基隆棉花屿翻覆两死一获救
国民党基隆市议会党团  召开记者会挺张通荣
国亲平台协商 将以民调推举基隆市长参选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