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37年 助数百家庭 阿坤伯默默种福田

人气 50
标签:

【大纪元3月2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彭志光/南庄报导〕“一旦插手就绝对不放手。”苗栗县南庄乡72岁的温荣坤,以人饥己饥的信念,默默行善37年,金额超过5百万元,手边的救济个案最多时,曾高达2百多件,帮助过无数个县内的贫困家庭,个性憨厚老实的他,谦虚地说:“我只是为他们的生活上尽点棉薄之力而已,没什么啦!”

南庄乡人称“阿坤伯”的温荣坤,经历过30多年的贫苦岁月,对穷苦人家生存的艰辛能感同身受,他说,他知道贫穷和不幸所带来的痛苦,他虽然不是富裕人家,但只要得知乡内有经济困难的家庭,就忍不住想帮忙。

自幼经历家变的温荣坤,靠着勤奋工作,生活逐渐改善,35岁开始帮助别人,逢年过节,夫妻俩就炸年糕或买猪肉去探望比他们更穷苦的人家,邻居的房屋破旧了,他会帮忙整修,40岁后开始养兰,收入开始好转,让他能帮助更多的人。

救助人众 改发通知自领

随着家里经济稳定,子女也都成家立业,温荣坤在妻子的支持下,将养兰赚取的大半收入用来救济贫户,他到乡公所要来低收入户名单,挨家挨户走访,分送救济金及白米、罐头等民生用品,救济对象从开始的数个增加到数十个,最后上百个,无法一一分送时,便印发通知单,寄给受助对象,请他们到家里领取。

最高扶助达210户

温荣坤说,随着扶助对象越来越多,开销也愈来愈大,最高曾扶助多达210户,加上后来兰花市场景气不好,让他觉得压力倍增,感到吃不消,但陆续有人听闻他的故事,主动表示捐款及协助慰访,加上协和慈善基金会、新竹奉天宫等慈善机构的协助下,让他的济贫善行,能持续下去。

从只身奋战到25人同行

从早期的只身奋战,到慈善团体的协助,温荣坤说:“真的很感激他们的协助,他们真的很好心。”现在,温荣坤也有25名的行善志工,他们将持续照顾名册上的95户家庭。

——————————————————————————–

好心有好报 爱妻死里逃生

记者彭志光/专访

“做好事,神明看得到,会保佑。”温荣坤的妻子10余年前,因脑溢血被医生宣判命危,待在加护病房9天后,却奇迹地苏醒过来,经历了这些,让他更知恩惜福,从行有余力兼职助人,到现在以帮助人为终身志业,他就是苗栗县南庄乡民口中的好心人“阿坤伯”。

温荣坤,出生在三湾乡,13岁那年,家庭遭逢巨变,他的爷爷、奶奶、母亲在半年内相继病死,身为长子的他,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从三湾走到南庄鹿场投靠从事营建工程的舅舅,开始了挑砖石造路建桥的日子。

那时因寄人篱下没领工资,只求温饱;3年后,他到一家碾米厂当伙计,才有机会自修算术、习字,温荣坤说,他当伙计时,一年的薪水是600斤稻谷,白天在米厂工作,晚上在老板家打地铺,并抽空请朋友教他读书写字,他照着“百家姓”书上的姓氏,慢慢地一笔一画的学,才学会认字、写字。

18岁时,他的认真可靠得到米厂老板的赏识,将米厂交给他管理,年薪加倍,但他都全数交给父亲。他的勤奋老实,也为他娶得美娇娘,婚后夫妻俩住在简陋木屋中,但4年后却遇上了“八七水灾”,大水将他辛苦多年的积蓄尽数冲毁,夫妻俩带着3名子女逃生,全家以残蔬野果果腹了半个月。

成家后的10年间,6名子女相继出世,温坤荣为了养活一家8口,到矿场挖煤、推煤车,还开起铁牛车帮人搬砖头、载砂石及竹子,40岁时业余养兰,事业有成,生活才逐渐改善,期间也开始他济贫的善行,一做就是37年。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新年灯节担纲演出 玻璃娃娃走出阴霾
员警行善 爱心散布南投
联欢不忘行善  侨声赠广教红包
水陆救人命 员警乐行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