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杂志被迫更换封面故事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3月9日讯】 中国近年名声颇为响亮的《财经》杂志,三月五日出版的今年第五期杂志,因为以目前中国争议很大的《物权法》立法问题为封面故事,以及涉及到山东鲁能问题的继续揭露,被勒令替换稿件重新印刷。

据北京消息人士透露,中宣部最近下令“禁言”的题目中,物权法和鲁能都榜上有名。而《财经》杂志仗著名声响亮,以及胡舒立深厚的背景,竟然连踩二雷,自然震动了有关当局。不过,虽然被迫更换了封面故事的稿件,但该期杂志仍然出版,可见《财经》颇有功力。

原先2007第五期的《财经》,封面故事为“《财经》专访江平、应松年、钱颖一,谈《物权法(草案)》立法”,此长篇文章借由采访中国一些专家,对《物权法》立法问题近年引起的巨大争议加以介绍,凸现中国社会目前左右摇摆和精神分裂的现状。

该文成文之后出版之前,已先行在个别网站上刊登。然而这些刊载了文章的网页,星期三已经全数撤换。从古歌搜索到的网页快存链接中,无法获得相关文章,只能显示“网页已不存在”,或者是“有关内容已被移除”等字样。

不过,该文章的大致内容介绍,却仍然可以在某论坛上查到。全文如下:

************************
《财经》专访江平、应松年、钱颖一,谈《物权法(草案)》立法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初春3月如期开幕。此次人代会上引人瞩目的一件大事,是《物权法(草案)》将提请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并根据代表们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在会议闭幕前接受全体代表投票表决。

3月5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财经》杂志,针对这部法律草案,专访了三位学者——江平,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民商法学博士生导师,物权法起草小组专家成员;应松年,中国行政法学会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委员;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以他们的访谈为主,并整理出其他学者的观点和意见,共同构成了其封面报导“物权法奠基”。

《财经》报导称,按照法律程序,只要过半数代表投赞成票,该法律草案就可获得通过。舆论在会前已普遍认为,该法律草案获得通过只是一个程序问题,众多海内外媒体更谓之“呼之欲出”。

官方的态度更为明确。《财经》记者获悉,新年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各部门就组织工作人员,针对《物权法(草案)》进行培训,全面部属各项应对措施。此前的1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物权法(草案)》有关情况的通报”,明确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确保物权法草案顺利通过”。

中央办公厅就某一部法律草案专门发文,这在中国的立法史上实属罕见。事实上,围绕《物权法(草案)》,还有诸多中国立法史上的罕见之举:

——该法起草始自1993年,1994年正式列入立法计划,立法进程持续至今整整13年。

——这13年中,自2002年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至2006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该法律草案共接受七次审议,创下中国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之最。

——在七次审议中,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5年6月第三次审议之后,将该法律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并广泛征求意见。这是十届全国人大向社会全文公开的第一部法律草案,也是自1949年以来,中国立法史上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第12部法律草案。

正是在此次征求意见中,北京大学法理学教授巩献田向中央上书,称该法律草案“鼓吹私有制”,“违宪”,“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他的言论呼应了一种社会情绪,支持和响应者为数不少,并引发了全社会对物权立法的激烈争论,最终导致该法律草案原定于2006年3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计划被推迟。

2006年12月,风波再起。在全国人大常会会议召开并决定将《物权法(草案)》提请2007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审议前夕,巩献田再次上书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坚持反对《物权法》出台,亦得到了近千人的签名支持。

《财经》报导指出,物权立法过程之所以充满曲折反复,同其本身的重要性和中国转型期的经济社会变迁密不可分。围绕着物权立法的种种争议,实质就是不同的权利划分之间的博弈。可以预见,在此次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围绕《物权法(草案)》审议,仍会有众多观点正面交锋,还会有许多道理有待于澄清。

而据《物权法》立法小组成员王利明教授告诉《财经》记者,《物权法》出台后,《国有资产法》也亟待出台,目前已经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江平教授和应松年教授则认为,在《物权法》通过后,关于《征收征用法》、《不动产登记法》等,也应尽快提上立法议程。

(详见3月5日出版的2007年第5期《财经》杂志封面文章“物权法奠基”、“ 物权立法波折启示”)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财经》杂志网站

www.caijing.com.cn
***********************

但在《财经》杂志自己的首页上,也刊登了3月5日出版的2007年第5期杂志介绍,已经完全不见上述文章,而是改成了探讨中国股市的封面故事“高处不胜寒”。

中国的官方网站上,目前一面倒的对即将提交人大审议表决的“物权法”进行正面宣传,早些时候有学者发表发对物权法的连署公开信,其首发网站“毛泽东旗帜”网站也被封锁。中共显然面临左右两面的夹击。(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昝爱宗:哀哉记者站——中国特有新闻体制下的“怪胎”
《财经》主编:独立媒体在中国仍有发展机会
涉两会敏感话题 《财经》杂志被换封面
读者投书:共产党对普通人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绞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