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设计:东京风格细腻及温暖

蔡欣芸

标签:

PROFILE

塚本 (Tsukamoto Kanae)
大学毕业后,任职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设计总研广岛。之后赴欧洲留学。最初在芬兰国立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UIAH)主修ceramics & glass;而后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CA)取得硕士学位后,在英国知名企业Dartington Crystal以及设计公司任职;1999年Kanae Design Labo成立,从市场行销至新产品开发全部亲自参与设计,以独特细腻及温暖提供的设计闻名。获得1996年东京Tableware Contest优秀赏、1997年英国皇家艺术振兴协会主办RAS Competition最优秀赏、2004年Good Design赏受奖。目前兼任多摩美术大学兼任讲师与RCA的客座讲师。


INTERVIEW

※请简单谈一下您在欧洲求学的过程?

我最早是在芬兰求学,主修陶艺与玻璃(Ceramics & Glass),不过一开始因为教玻璃艺术的教授没有长驻学校,所以刚开始先从陶艺学习,后来由一位来自瑞典的客座教授引荐,在暑假时到瑞典的玻璃工房见习,而刚好在那里的表现很不错(大笑),而且另一方面,做陶艺与玻璃不太一样的是,陶器在烧成之前,是不能看到完成品的;而制做玻璃时,你在当场就能看到自己的作品,而我的个性是希望能马上看到作品的,所以两方比较下,是倾向玻璃设计这方面。于是就离开了本来的学校,到可以学习玻璃设计的学校去。后来又因为作品得奖的关系,有机会到英国的玻璃工房去研习,后来也是经由教授的介绍,进入到当地的设计公司工作。

※是什么样的机缘让您回到日本设立自己的工作室?

老实说无论语言怎么流利可以顺利的与人沟通,在异乡你还是个外人,这你也应该很清楚吧!(笑)更何况在一个以白人为主的国家里,不同肤色的亚洲人是非常醒目的,而且在我们公司里只有我和另一位香港人是亚洲人,当然竞争也是相当的激烈,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异乡人,在不是自己的国家里,有一种无法突破的隔阂,而且不管如何,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国家。经过仔细地考虑之后,我就回到日本。刚回来时在一家玻璃公司工作,一边替室内设计公司设计家饰,这样慢慢才觉得自己已经有能力以工作室的方式来经营。


※在国外的工作经验对您有什么影响?

在英国的工作经验对我影响很大,因为当地是资本主义,与在芬兰的时候完全不同,因为芬兰当地是社会主义,人民付很高的税金来维持整体的生活品质与社会福利,而且奖学金也很多,鼓励学生研究,不过这也只是对于北欧几个国家的人民而言才有这种福利,其他的外国人享受不到。可是也正因为福利做得太好了,企业人民能从政府那里得到许多补助,环境工作场所都很棒,做出来的东西反倒不会太去考量现实的销售层面,对我而言好像少了点什么。但是英国是资本主义,没有钱就什么都做不成,刚开始从芬兰到英国时真的是不习惯,觉得怎么这个国家满口都是谈钱(笑),可是慢慢地发现这个国家不只是竞争激烈,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主张,而且清楚的表现出来,无论是学校或是企业文化都是如此。在学校上课时教授的喜好左右了学生的作品,在企业工作时则是老板决定一切。反之在日本因为组织严密,必须要经过层层关卡,你的上司上面还有上司,必须一直往上递,能做决断的人不多。

※您的设计理念的原点?

我想是做出能带给人们喜悦的设计吧!没办法让人使用的产品设计出来也是没用,而且线条流利却冷冰冰的设计,我也不喜欢,因为在生活上使用的产品,如果是硬邦邦的设计,也不会有人想用。

※灵感从何而生?

嗯,应该是自然产生的吧!因为如果想得太多,整个设计的作品反而会变得太做作太矫情;不去想得太多自然而然释放出来的想法,所做出来的设计才不会太故意。不过要达到这样的地步,能够做到增一分则太多减一分则太少,这也是需要多年经验累积的。


※截至目前为止有没有令您最满意的作品?

这个很难回答耶,其实每一项作品,没有达到设计师自身的合格标准,是无法提出来的,所以每个作品都灌注了当时的全部心血,努力到作品提出的最后一刻,而且也都充满了设计师的理念,所以要我举出最喜欢或最满意的作品,实在说不出来。每一个都像自己的小孩一样,辛苦的培育它成长,所以无法决定谁最好。

※设计过程里最难的就是何时该见好就收,您认为呢?

我觉得每位设计师各不相同,像我是因为一开始就以个人工作室的方式,没有和其它产品设计师一起工作过,所以只有以自己的方式和客户做沟通。有一次和一位同是设计师的朋友聊起来,提到向客户提了二三十个提案,他说确实是在思考的过程会有很多灵感,但是三十个真的做的有点太过火了(笑),不过一、二个我又觉得太少,不过有时候要依客户而定。我的基准是,不让自己后悔,一直努力到最后一刻吧!不要等到作品完成后才觉得自己的东西惨不忍睹。


※在您的作品里,像是壁挂钟等一些以自然界的现象为题的作品,您的灵感是怎么得来的?在观察一件事物时,您最先会看什么地方?

老实说平常眼睛观察的东西不同,所诞生出来的作品也会有所不同,这也跟每位设计师的个性有关。例如看的是同一样东西,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与想法。像我跟朋友一起去旅行时,两个人所拍出来的景致就会完全不同。如果到国外去旅行时,我最先注意到的是窗户、墙壁、路面等等,还有招牌也很有趣。之前曾经到一个国家去,那里的街道是中古世纪的样子,虽然路面很窄令人有种压迫感,有种灰暗的感觉,但是还是会希望自己去亲身体验,去感受那种气氛。尤其是看到每一扇窗户,折射出光线的美感,才了解到玻璃其实是需要光线才能突显出美感的。平常我会很在意这些事物。

※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与“职人”们一起工作,你们之间的沟通状况是?

为了要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好的团队,所以彼此都有话直说,有什么就说什么(笑)。因为老实说我们也背负了数字的压力,所以必须注意市场面,有时候也会碰到师傅们不擅长的部分,而对方也不好意思说出来,所以要去制造那种沟通的气氛,让他们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彼此充份的沟通,什么地方没办法完成,大家一起来想办法,并且还要与时间竞争才行。不过我因为常常与这些师傅们一起工作,所以在沟通上没什么太大问题。


※您最尊敬的设计师?

长大作(日本)、Robin Levien(英国)

※最近特别关心的设计主题是?

其实我一直都在思考,如何运用设计使生活更美好,以及做出长卖型的产品。如何让艺术融入于生活之中,这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如果您想做的设计与客户的要求分歧时您的处理方式是?

以前我常常会想这件事,到时候我该怎么办;现在我已经不会去想这件事了,因为如果没办法达到我们想要的目标,做出我们想要的作品,就不能自称专业了。所以尽力完成自己的计划,而大家看到作品时也能有所了解与领悟,这就是我做设计的喜悦了。

※请给以设计为职志的人一些建议。

把基础能力练好是很重要的。

※您在大学教设计,目前学生们的情况?

积极地想要做出什么表现的人很少。其实大家都很认真学习,但是如果没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强烈的去找出自己的目标,是没有办法看到未来的。尤其是很年轻20岁出头的学生,漫无目标的在学校里学习,我觉得这样是很可惜的。
※您认为21世纪的设计会是什么景象?

我觉得那个时候也许设计会跟生活更接近,不需要把设计挂在嘴边,它就存在身边。现在的人还是太相信大众媒体了,不会用自己眼睛去看,去思考及判断,但是我相信慢慢地会改变。@

摘自:《dA夯07 DESIGN 21: 21 product designers》 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居家设计:芬兰品味热情与理性的结合(上)
居家设计:芬兰品味热情与理性的结合(下)
居家设计:泰国融合东西方美学(上)
居家设计:泰国融合东西方美学(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