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黑心品泛滥 中国亟须改革检验机制

人气 3

【大纪元7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曾去执编译报导)近来中国出口的商品频频发生问题,诸如假肥料毒死农作物、商品架上堆满处理过的臭鸡蛋、化学制品冒充蜂蜜贩售、被欧洲商品检验单位查出包装肉品中含有毒菌等,声誉因此大坏,出口由是大幅衰退。

根据纽约时报近日的报导,美国在101年前也发生过这类品管问题,它促使当时散漫的美国政府加强食品与医药的规范,在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总统任内签署法案,成立食品暨药物管理署。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这些被逮到输出有毒产品、污染海鲜、假的宠物食品与瑕疵轮胎的工厂,是否能即时悔改,挽回声誉?或者这些事情可以促使中共改进,因而开创新的纪元?

那些研究中国管控系统的人审慎的认为或有可能,但首先北京当局必须采取新的措施,监督管理它散乱的经济体制与结构。

报导指出,去年中国输出海外的产品达一兆美元,赝品与劣等货在全部的产品里面只是一小部分。但是一连串产品安全的丑闻发生,显示中国经济不法的暗流仍然持续,即使大篇幅媒体揭发,制订新法律,加强取缔,仍无法将之消灭。它面临的挑战是:这个一党专政的独裁政府,掌控司法审判、新闻自由与民主机制,却希望建立一个现代化与统一的检验制度,用以监控蓬勃的市场经济,未免显得格格不入。

北京人民大学公共政策专家毛寿龙表示:“在我们的官僚体系里面,竞争会使权力分散,造成逃避责任的倾向。扫荡个人犯罪解决不了问题,我们要作的是整体的改革。”

1980年代为了加速经济发展,中共高层授予地方官员更多的权力,希望借此消除中央主张实施严格控管的保守势力,检验的权力也因此纷杂散乱。结果经济是成长了,但是安全、劳工与环境问题却一蹋涂地。不少人喝了假酒死亡,调味料含有石蜡,面条含有致癌剂,让人怵目惊心,购买日常用品心生恐惧。

2003年辽宁省曾发生学生家长因不满学校餐厅食物中毒事件地方政府处理不当,而聚集铁道抗议。2004年爆发一件轰动的案子,中国中部一家小型工厂制造缺少蛋白质的婴儿假奶粉,结果有50个婴儿死于营养不良,父母与医生还因婴儿脸、手肿涨而误以为是喂养过量所致。

此后检验的措施已经加强,但效果有限。仅在食物与药品管理方面,中国政府有17个权责重叠的机关,各个本位主义浓厚,为维护自己机关的权益而争宠妒能。卫生部、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争相掌理监督工作,为的是可以多捞一些许可费与罚款,以弥补机关拮倨的预算,检验员与顶头上司还可以藉以收贿,因此这就演变成一场机关间地盘的争夺战。

北京高层有鉴于此,于2003年仿效美国成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赋予超部会的职权,用以统筹协调各部,监督政治敏感性的食品与药品。但是,2005年这个机关很快就陷入内斗,失去影响力,其第一任局长郑筱萸被迫下台。之后他因快速核可一项新药而收贿,被判处死刑,已于近日执行。

1997年与去年都曾发生中国的化学公司输出含有二甘醇毒素的假甘油,结果在海地与巴拿马用来制成药品,这两个国家有二十几个人吃了这些假药身亡。二甘醇是中国化学工厂制造的,结果却用在医药上面,这表示其中钻了检验的漏洞,但是各机关互相推诿,没有一个愿意负责。

国家主席胡锦涛喊出“科学发展”的口号,推动一系列的措施,强化中央的检验机关与经济计划部门,以减少对低所得劳工的虐待,保护恶化的环境。他碰到很多阻力,目前尚难确定这些阻力会不会拖住中国快速经济发展的势头。

新加坡东亚研究院的杨大立(Dali Yang)表示:“我想中共领导阶层已提高警觉,他们不会让劣质输出品影响声誉。”他认为,中国的大城市已经证明比落后的乡镇更有能力做好食品药物的监管,现在连锁的零售业、餐厅与信誉佳的制造业比起小规模的商家生意更好,其道理很简单,因为中国的消费者不想买到假货与有毒的商品。

近来北京当局授予国营的媒体更多的空间揭露劣质商品,其中央电视台有一个热门的节目“每周品质报告”播出意外事件、社会毒害与廉价仿冒品的资讯,最近的话题包括劣质的摩托车头盔、假狂犬疫苗、劣质的轮胎,以及有毒的食品添加剂。

即使是中国奉为圭臬的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署,也有类似预算太紧的困境,又有其他11个职司检验的机关与之竞争,使其难以善尽管辖之责。北京政府若是有心改革,应该破除万难,为了自己的声誉,赶快加一把劲才行。

资料来源:纽约时报、美联社、路透社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探究中国假货泛滥背后的原因
三家日本公司收回数百万组中国制有毒牙膏
北市宠物最幸福 3成饲主每天花5小时互动
中国制轮胎缺陷 美公司面临钜额罚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