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澎湖虎井大蜈蚣可制酒 医师:应依医师调配

人气: 42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许耀彬澎湖县二十日)澎湖县马公市离岛虎井岛(里)自古以来的红头红脚大蜈蚣相当著名,由于密度高,居全台第一,且因体型庞大,制成的澎湖名产之一“蜈蚣酒”也受到瞩目,并吸引各电视节目前往取景制作专辑。不过,中医师说,这种蜈蚣虽然入药,最好依医师调配,避免使用不当造成身体不适。


澎湖离岛虎井岛上的大蜈蚣 (学名为少棘蜈蚣)颇负盛名,体型约有十八到二十公分,经过中药炮制后可以当中药材使用,当地民众制成蜈蚣酒,成为名产//中央社

到过澎湖的民众,常会在马公市街或离岛虎井里看到一罐罐用高粱酒泡制的蜈蚣酒,根据当地居民和业者表示,蜈蚣酒可以祛毒除风湿,是当地名产之一,吸引许多游客购买饮用或当作“伴手”送人。

业者说,虎井岛上的大蜈蚣,密度高,梅雨季刚过,草堆石下湿热,蜈蚣最喜欢藏匿,所以,下雨过后的晚上,只要有照明器材和容器、夹子,穿好厚底鞋或雨鞋,便可将蜈蚣手到擒来,如果碰上当年蜈蚣繁殖多,几乎灯光一照就可见到至少十八到二十公分的大蜈蚣满地爬,记得小时候初夏夜晚,常有大蜈蚣爬进家里,长久下来已经见怪不怪。

不过,经营汉药行的陈姓中医师指出,这种少棘蜈蚣通常将其以竹篾头尾穿透固定后加以烘烤(中药炮制法),除降低毒性也较易磨碎后才入药,早期中医用来主治小儿惊风、口眼㖞斜、丹毒肿瘤、蛇瘴蛇伤,而以高粱酒浸泡是否有其疗效,值得研究,民众最好在使用蜈蚣这类药材前,先请教中医师后再使用比较妥当。

许姓文化工作者表示,虎井岛上大蜈蚣的密度在非官方统计里傲视全台,虽然邻近的桶盘岛也有,但因为虎井岛上东西两高地的土壤透水性低,杂草因潮湿腐烂,形成蜈蚣最喜欢的栖息环境。

他指出,这种大蜈蚣学名称为“少棘蜈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红头红脚,成虫体长约二十公分,一般家中常见的十公分长足卫蜈蚣和虎井少棘蜈蚣体型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在中药店里贩售的蜈蚣,所使用的蜈蚣种类就是虎井岛上红头红脚的少棘蜈蚣,每年夏初雨后,在虎井岛东西山相当常见。

鉴于澎湖虎井大蜈蚣密度高以及具高知名度,日前某电视台外景节目特别到虎井岛上摄制单元节目,主持人见到大蜈蚣在水泥登山步道上满地爬,数量之多,也不禁啧啧称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