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飞雪事件全记录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8月7日讯】网络上流行一句著名的话,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套用一下来解释一下当前的天气,这是一个神奇的时代,什么气候都可能发生。

2007年6月30日左右,北京东三环长虹桥附近,许多人目睹了六月飞雪。相关报导和链接如下:
北京城区伏天意外飘雪 有5分硬币大只持续5分钟 http://news.sohu.com/20070731/n251328548.shtml

关于六月飞雪,各大重量级媒体迅速跟进,纷纷报导这一当代奇闻。究竟六月能否下雪,可能绝大多数人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的资格,但是究竟当天有没有下雪,我想当天的目击者在在最清楚。为了证明当天的确六月飞雪,该新闻采访了气象专家,我把气象专家的回答抄写如下:

据气象专家介绍,夏天冷暖气流对流剧烈,如果气流突然将含有冰晶或雪花的低空积雨云拉向地面,局部气温过低,便会在小范围内出现短时间飘落雪花的奇观。雪花从空中飘落的情况,在北京的确比较罕见。

虽然罕见,毕竟发生了。如此奇闻,发生在当前这个伟大的时代,不论真假,都难免让中国百姓有一些联想。著名专栏作家连岳在自己的博客上转载了这篇新闻,只是改了一个标题,名字叫“窦娥真的有冤”。我想,这种想法,代表了大多数老百姓对这个简单的气象事件的不简单的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感应,人间万象皆有天象示警,六月飞雪,其中的暗示意义既浅显,又清晰。

不知道北京气象局出于何种考虑,也许是为了普及气象知识,也许只是掩盖人们对于窦娥冤甚或更深的冤的遐想,北京气象局高调辟谣,六月飞雪现象北京根本不可能出现。相关报导和链接如下:
气象部门称北京日前下雪说法不可靠
http://news.sohu.com/20070802/n251368690.shtml

这个论断出现后,网络上安宁了几天,原因我想很简单,绝大部分人不是气象方面的专家,不具备和所谓的专家来进行讨论的资格。何况现代科技社会,硬要从六月飞雪中找出一点现实意义确有点勉为其难。不过,我倒是很想有记者再去采访一下前面一篇新闻提到的专家,让持相反观点的专家在媒体上PK一下,也解答一下不具备专业气象知识和新闻知识的民众的疑问,究竟哪一个是假新闻?真的如此,恐怕科普的效果要远远大于北京气象台的独角戏,也更有助于建立公信力。可惜,我看不到这样的场面,便由不得我恶意的揣度北京气象台的此地无银。

最为搞怪的是,有娱乐公司声称,当天该公司在长虹桥附近拍MV,雪花系人工造雪。本条新闻更加不可考据,姑且算做本次六月飞雪事件的特别花絮。

很快,我们看到了关于这个新闻事件的第三个续集,8月6号,新浪网图文报导,请注意,是图文报导。
北京成府路地区八月下雪 持续五分钟(组图)
http://news.sohu.com/20070806/n251442511.shtml

呵呵,看完这个报导,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老天爷导演的喜剧,胜过任何高明的编剧。民间有句俗话,叫“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从7月30号到8月6号,短短一周时间,报应难免来的太快一点了吧。

所以,我决定授予前面那个娱乐公司一个“最佳娱乐奖”。赵丽蓉老太太在小品中塑造了一个可爱的“饭托”形象,该娱乐公司将以自己本年度最佳“雪托”的形象,为公众表演了一场最佳娱乐。

其次我想表扬媒体,在一个日益严酷的环境,编辑们日渐成熟,该篇报导没有没有采访任何相关专家,没有给出任何评论,只是用了两幅图片,让事实说话,用事实表明立场。更为吊诡的是该篇新闻的标题,注意,是八月下雪,不是六月飞雪。

我期待着专家续写第四集。让我们一同关注。(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投书 : 中华有冤情!北京六月飞雪
安田:陈良宇比窦娥还冤!
海淀区飘雪 “六月雪”再现京城 历史仅见
海网:六月雷雪(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