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回味无穷

一斗
font print 人气: 23
【字号】    
   标签: tags:

王禹称是北宋巨野人,出身清寒。35岁时拜为左司谏,知制诰(给皇帝起草诏书)。在朝堂上勇于直言讽谏,先后被贬放商州和滁州。宋真宗咸平元年还京,复知制诰。

王禹称修《太祖实录》,因为直书赵匡胤篡周而得天下,得罪了朝廷,第二年又被贬出京城,去了黄州。
王禹称没有因为自己贬官而后悔,反而因为自己直言而欣慰,他在自己的诗中这样写道:

“江东多果实,橄榄称珍奇。北人将就酒,食之先颦眉。皮核苦且涩,历口复弃遗。良久又回味,始觉甘如贻。”

“回味无穷” 中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出自王禹称《橄榄》(节选))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孔子去拜见齐景公,景公要把廪丘(地名)送给孔子,孔子推辞不接受。
  • 贞元三年,十六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都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顾况看到诗稿上“居易”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住不容易啊。”

  • “空谷足音” 指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1),分财利多自与(2),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3)鲍叔谋事(4)而更穷困(5),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 (6)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7)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8),知我不遭时(9)也。吾尝三战三走(10),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 纠(11)败,召忽(12)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

  • 在我们日常使用的成语,有许多是来源于佛教经典和故事,像“四大皆空”、“返视内照”、“顽石点头”、“盲人摸象”,等等。成语“想入非非”俗称为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此语出于佛经中的“非想非非想天”或“非想非非想处”。
  • 阳货是鲁国的权臣,把持了鲁国的朝政。阳货想让孔子来见自己,孔子不去见他。于是给孔子送来一只烤乳猪。孔子等他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他,不想在半路遇到了阳货。
  • 唐僧四人西去取经,路过通天河陈家庄。陈清和陈澄两位老人正在为自己的孩子做预修亡斋(给还没去世的人作的法事)。
  • 明朝吴门(明朝兴起的一个画派)有一个画工,喜欢画吕祖(吕洞宾,道家五祖之一),常常心想神往,希望能见上一面,虔诚在心,这个念头时时不能挥去。
  • 人人都知“女大十八变”这一成语,可是知道这个典故来历的人大概屈指可数。人们也万万想不到它还与龙女成佛有关。
  • 孙策在江东时,奉张昭、张纮、秦松为上宾,在一起讨论局势,认为四海未定,须当用武力平息。陆绩年少,坐在最后一个座位上,远远的说:“从前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车。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天人们不思道德怀取之术,而只是一味尚武,陆绩虽然年轻不懂事,私下不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