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城:中国粮价上涨影响深远

张国城

标签:

【大纪元1月25日讯】一月廿日,中国人大代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学生、“杂交稻制种方法”和“杂交稻制种超高产方法”两项专利发明人黄培劲,在接受香港《大公报》访问时指出,二○○七年中国猪肉价格节节攀升,对普通百姓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成为热门话题。从种种迹象看,今年中国的粮食价格也可能飙升,原因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导致耕地大面积抛荒,而有些基层政府官员隐瞒这一严峻事实,反而夸大种植面积,谎报粮食数量。这一问题如不迅速引起重视,或将使中国粮价继二○○七年猪肉价格之后发生不可掌控的猛涨势头。这一事态倘若发生,对台湾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关系人民的基本生活,因此中国粮食问题足以形成严重影响国际粮食供需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事项。中国粮价高涨,势必影响一般基层民众的生活水准,因为粮食是家禽家畜的饲料,粮价上涨不只是饭涨价,其他副食品如鱼肉蛋奶也会水涨船高,所以若要维持社会的稳定,中国当局只有设法平抑粮价。可用的方法主要是增加进口和国内生产。

增加进口粮食是最简便的方法,但是会增加国际粮食市场的供应压力,并且增加粮价的涨幅。粮食生产国势必增加产量以资因应,结果就是肥料的需求也会增加,而肥料来自于石油,结果又对油价的上涨形成助力。而油价上涨会让欧美国家增加生物能源的需求,而生物能源主要原料又是玉米等农作物,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更多的玉米进了汽车而不是人的胃,结果又是粮价会上涨。因此这一连串的涨价态势恐怕难有终止的时候。

如果不大量增加进口粮食,就只有增加中国国内的粮食供应。可能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农村劳动力离开城市回家乡种田,但是这么一来又要影响中国沿海工厂的劳动力供应,如果工资因为工人减少而提高,势必加速产业的外移,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未必有利。尤其是大量投资中国的台商。农民返乡可能也不是他们所愿意,因为打工的收入还是高于农业,特别是在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增加有限的情况下。但是农民若不回乡,要增加农业生产就必须大幅提升农业的技术和土地的生产效率,这对中国来说又是另一笔重大的投入。这些都有可能减缓中国的经济成长。对经济发展几乎压宝在中国一国的台湾来说,需要作准备的时间已经来临了。

──原载《TaiwanNews财经文化周刊》(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世界粮食价格急剧上涨原因何在?
报告:生质燃料需求量大可能使穷国粮价高涨
俄罗斯连续两次干预粮价
稳定米价 台农粮署下周释出公粮8855公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