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店起洋名

标签:

【大纪元1月9日讯】为了避免到北京参观奥运会的老外们产生混乱,北京一批老字号商铺决定给自己起英文名字。新华社报导说,在全球25万多名翻译志愿者的热情参与下,经过4个多月的遴选,全聚德、吴裕泰、同仁堂、瑞蚨祥、荣宝斋、王致和6家北京老字号终于迎来了它们的“洋名字”。

这些新“洋名”是:全聚德-Quanjude Peking Roast Duck-Since 1864;吴裕泰-Wuyutai Tea Shop-Since 1887;同仁堂-Tongrentang Chinese Medicine-Since 1669;瑞蚨祥-Ruifuxiang Silk-Since 1862;荣宝斋-Rongbaozhai Art Gallery-Since 1672;王致和-Wangzhihe Gourmet Food-Since 1669。

据说,“迎奥运-传神诠释老字号”翻译活动2007年8月启动,北京地区50余家老字号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征集“洋名”;收到全球25万多名翻译志愿者提交的翻译作品25万余份,其中来自海外的翻译作品约占总数的20%。最后经过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王立弟、中科院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李亚舒、民俗学家赵书等翻译专家及民俗专家组成终评组委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讨论和修改,最终给6家老字号取出了上述新“洋名”。

北京外语大学的王立弟解释说,这次老字号的新“洋名”有三种情况:“老字号企业名称拼音+产品特性+起始年代”;“老字号企业名称拼音+产品店铺+起始年代”,“老字号企业名称拼音+经营产品+起始年代”。老字号企业可根据特色选择其一,保持了老字号原有品牌,又推介了产品、铺面,而用公元纪年突出了老字号悠久的历史。相对统一的翻译标准,使今后中华老字号的翻译趋向规范化和标准化。

一位网友分析说,这些老店的洋名,仔细分析一下不过是汉语拼音外加行业解释和立店年份,看不出什么“信达雅”的苗头。他举例说,天津狗不理包子店,最佳翻译是“Go belive Buns”,如果按照王教授的规范和标准,应该是“Goubuli Buns Since-1907),似乎较前者差多了。

网友提醒说:中国共产党又如何?按照这个翻译标准,应该是China Gongchandang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Since 1921,嘿嘿。比狗不理差远了。北京的大栅栏又如何?Dashanlan还是Dash-La,别让老外以为是达赖喇嘛!!(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前日本防卫厅长官石破茂:缺少台湾 奢谈亚太安保
新竹县帆船暨水上运动休闲协会成立
周董洋名有意思  爱说话 Jay涵意多
“狗不理”征洋名“Go belive”最具创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