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城市的十大条件

人气 809
标签:

【大纪元12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郭慕法编译)我们居住的城市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现代城市的结构将商业区、购物区、住宅区分开,使得人们每天必须在不同的区域奔波,不仅花费时间,也消耗能源。美国“新殖民者”杂志最近针对目前社会型态的变迁、科技及环保的概念,描述十大理想城市应具备的特性,希望能扭转都市新风貌。以下摘录要点:

固定的交通运输网,最好是固定轨道的,地面或地下的皆可

定轨运输能够引导城市的发展并且维持街道的繁荣,当轨道周边的街道一旦开始发展就很容易形成徒步商圈,因为商店或机构都紧密相邻。相对的如果城市是架构在柴油巴士或私人汽车的运输系统上,交通就会变得比较不实用,因为商店或机构比较分散。在定轨运输的城市不需要汽车就能很方便的移动,如此一来人行道上会有更多人,并且街道旁的商家也能因此繁荣起来,柴油巴士虽然也是定轨,但因为它可以变更路线,所以它对城市发展密度的正面效益就没有其他定轨运输来的高。

混合使用及经济多样化的社区

混合型的社区可以解决诸多城市缺陷,因为商业与住家及各种公私机构在同一个社区中,人们只要走路就可以到市场、沙龙、图书馆、学校、行政机关等等,这意味着不须减少生活空间就可以达到较紧密的都市发展。

此外,政府可以有较多税收用于有益市民的事务上。政府的税收主要来自家庭与商店,街道和停车场没有税收。政府不仅可以精简基础道路的建设与维护,更能发挥更大的效用,例如一公里的下水道服务一百户就比只服务十户更有效益。同时,居民可以缴较少的税来维持社区功能,或者说缴同样多的税而可以享有更多的公共设施与活动。而更多的人用走的,也会促进居民的共同感情,减少犯罪,因为路上有更多的眼睛在看。混合型社区混合著不同样貌与大小的房屋建筑不只增加都会的多样性,而且也增加社区的凝聚力。

不同屋龄状况与大小的建筑

都市发展者与市政府经常采用重组整修,或将旧建筑打掉重建的方式来使都市维持生机盎然。如此新旧建筑参插将可提供有趣的街道风貌,老旧建筑提供机会给建筑商开展事业,而较新的建筑则提供场所给更多经营者设立商家,并提供住宅给需求者,由此逐渐形成商圈,这样的混合也提供居民不同大小不同价格的住宅,吸引不同经济能力族群的居民与商家进来。

到处都有生活空间

许多城市往往是居住区、工作区与购物区各自分开,这样会导致人群在一天中的特定时间从一地移动到另外一地,早上在市中心工作,周末或下班后到购物区,而晚上 在家里,这样会造成街道在某时刻很拥挤而另一时刻则空荡荡的。如果人们生活的地方是散布在整个城市,则人们会选择离工作近的地方居住,商店也会开在人群居 住的地方,许多小商店会取代大商场,原本许多一到晚上便成为沙漠的城市将会变得热闹到晚上,有朝气的城市不应只有办公建筑与购物区,还应该充满住家,公寓 建筑等人群居住的地方。

在重要的交流道要有公共广场

汽车几乎已经占据所有的公共空间,也偷走了人们用以交往的空间,取而代之的是人类坐在金属壳里开着车在公路上呆呆的凝视前方。我们需要能让人们聚在一起的空间,不管交谈与否,我们可以每日在人群中穿梭忙着日常杂务,从说一句话、看一眼、点个头当中认知人类自我,心情不好时有地方可以徘徊,有地方可以消磨一整天,有属于大家共同拥有的地方可以共同活动,共同分享,共同创造,而不是属于某个地主或是某个管理公司。

有许多人来来去去(移民者搬出去搬进来)

城市不仅是人群的聚集而已,她还是产生构想的地方。某种稳定对城市是好的,但是居民的进进出出也是重要的。以大学做比喻,好的大学吸引来自远近四面八方的学生,而每年都有学生毕业,如此会带来宽广的观念、意见、兴趣及背景。因此居民的不断流动更新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为城市带来活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各地的产品、文化与活力互相交流,还可以促进经济成长,建立新市场。

路树与休闲的屋顶花园可以改善温差减少冷暖空调使用

路树与屋顶花园可以节省能源与金钱,提供人们休闲并提供生活空间给动物与鸟类。屋顶花园提供的隔温效果比其他任何玻纤板为佳,还能种植食物。路树在夏天可以遮阳,而在冬天落叶则可以帮房屋保暖,并且其蒸发作用可以平衡区域的温差。

有轻轨或捷运与机场相连

城市与机场间若有轻轨运输,则乘客可以把车留在家中。此外高铁可以取代较小的机场,并满足只有几百英里的短程旅客。铁道应该让商业航空公司经营或入股,并在机场设立火车站,如此将能为火车与飞机间提供一票到底的连续性运输服务。

在市界内或邻近市界有农场

食物生长的地方离城市越远价格越贵也越不新鲜,区域性农场代表消耗较少的燃料及道路使用。运输距离较短则农作物可在农场长得较熟才采收,味道与营养会较好。 城区土地较小,农场经营规模必然较小,这意味着会有较多的农场经营者,因此会有较多样的食物与较多的地方性口味,较经济的有机耕作也较可行,这样可以减轻地球的压力及对石油的依赖。农场的样貌也提供绿意给市民,并提醒人们人与地球唇齿相依的关系。

商店开在路旁而非开在停车场

停车场应设在地下室或是区段之间,而非在街道两旁。商店开在行人道旁可以促进人行道的人潮,行人也比驾车者较容易进行逛街购物。走路也是运动,人们经由步行比开车更容易遇见朋友或产生社会互动,较多的行人潮使城市更健康更富有。(http://www.dajiyuan.com)


现代城市的结构将商业区、购物区、住宅区分开,使得人们每天必须在不同的区域奔波,不仅花费时间,也消耗能源。(Getty Images)

相关新闻
江苏五城市空气烟味浓重 南京全城呛人
波士顿房租创7年最大涨幅
日子难过  中国城市白领发起10元菜度日
跟着神韵游世界——美国亚特兰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